灶老爷图像


记得小时候 , 每年腊月二十三家里都会准备贡品祭灶 。

灶老爷图像

文章插图

但是 , 随着生活节奏加速 , 一些传统习俗正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 , 但相信不少人家依旧遵循着祭灶的传统 。毕竟 , 中国人信奉着“民以食为天”的信条 , 将“吃”视作生存的头等大事 , 所以灶王爷在老百姓的心里始终处于无可替代的地位 。
在一些画像上 , 灶王爷所展现出的形象是天庭饱满、面带福相的黑脸老者模样 。其实 , 最初的灶王爷形象并非如此 , 通过查阅文献可知我国最早的灶神信仰是“先炊”(就是第一个生火做饭的人) , 其形象是一个垂暮老妇 。不过 , 随着时间的推移灶神的形象发生了改变 。
根据西晋司马彪所注解的《庄子》的记载 , 当时的灶王爷“状如美女 , 著赤衣” , 是标准的美男子 。时至唐朝 , 灶王爷的形象仍是美男子无疑 。《酉阳杂俎》明确表示:“灶神名隗 。状如美女 , 又姓张名单 , 字子郭 。夫人字卿忌 , 有六女皆名察洽 。”
不过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灶王神逐渐被确定为夫妇二人 , 其形象也变成面带福相的老人 。
灶老爷图像

文章插图

早期的“灶王神”信仰比较纯粹 , 既然是灶神 , 所司掌的自然是人间的饮食 。不过 , 在汉朝时期灶神的职责逐渐由“司掌饮食”转向了“司掌命运”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改变 , 就要追溯到西汉时期兴盛的方士文化了 。
西汉中后期帝王大多痴迷长生术 , 所以往往会聘请一大堆招摇撞骗的方士进宫 。这些方士为了蛊惑君王 , 将传统神话东拼西凑 , 编造出一套又一套怪力乱神的说辞 。汉武帝时期的方士声称 , 祭灶可以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炼金、炼丹)的功效 , 这套说法连汉武帝都深信不疑 。
《史记》详细叙述了汉武帝被方士忽悠的全过程 。
当时有个叫李少君的方士 , 坊间传言此人“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 , 上尊之” 。汉武帝为了修真 , 将李少君请进皇宫 , 向他请教修炼的方法 。李少君忽悠道:“祠灶可以让物体化腐朽为神奇 , 将丹砂炼制成黄金 。只要用这些炼出来的黄金填装饮食 , 就能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增加了寿元之后 , 就有机会见到住在蓬莱的仙人 , 向他们请教不老不死的法门 , 黄帝就是靠着这种方式成为天帝的 。”
对于这套说辞 , 明眼人一看便知纯属胡编乱造 , 偏偏刘彻对此深信不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 “于是天子始亲祠灶 , 而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 , 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 。最可笑的是 , 后来李少君本人都病死了 , 刘彻仍年复一年地坚持着祭灶 , 相信自己能寻找到长生不老的奥秘 。
灶老爷图像

文章插图

有这种背景作为铺垫 , 祭灶发展至东汉时已变得面目全非 。
时人坚信 , “灶神晦日归天 , 白人罪” , 灶王爷成了凡夫俗子不敢侵犯的存在 。到了东晋时期 , 这种说法继续夸张化 , “常以月晦日上天 , 白人罪状 , 大者夺纪 , 纪三百日;小者夺算 , 算一百日” ,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倘若某个人冒犯了灶王爷 , 被灶王爷告到天庭上去 , 罪行轻的要被减寿一百天 , 罪行较重的则被减寿三百天 。一时间 , 灶王爷竟成了可改人阳寿的地府判官 , 令人噤若寒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