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毛昆侖解讀 如何構建反脆弱系統( 八 )

這種對事物的三分法 , 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很常見 。 大部分人在遇到意外情況后 , 首先選擇的都是脆弱性的解決方案 , 比如迅速加強預防 , 同時研究為什么會出狀況 , 然后推測最糟糕的情況 , 再根據這個最糟糕的預計來準備應對 。 9·11事件后 , 美國的做法就是加強航空管制處理 , 升級安保系統 , 給情報系統提供更多的預算 。 總而言之 , 是提前把所有的漏洞補上 。 人們之所以會這么做 , 一方面是因為人類具有追求確定性的本性 , 另一方面 , 很多學科的研究目標就是追求最優解 , 也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 但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 , 在這樣的環境里 , 不可能有唯一最優解 , 也不可能提前把所有漏洞都補上 。 你想想 , 美國歷史上沒出現過金融危機嗎?1987年 , 塔勒布早就靠著做空股市賺過一筆了 , 為什么到了2008年 , 他還能再賺一筆呢?漏洞不應該早就被堵上了嗎?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美國國會發表的致歉聲明里有一句很耳熟的話 , 這句話就是原因 , 他說:2008年的金融危機 , 是從前從來沒有發生過的 。 你看 , 這次把漏洞堵上了 , 下次出現新問題 , 還有新漏洞冒出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