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毛昆侖解讀 如何構建反脆弱系統( 九 )

這里面其實包含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 在這種脆弱的系統里 , 因和果之間的關系是非線性的 , 也就是說 , 給出一個因 , 我們沒有辦法推測必然會有的結果 , 而且一個小小的因 , 很可能會帶來我們無法承受的嚴重后果 。 現代人希望通過預知未來建立堅不可摧的系統 , 這種想法說到底 , 就是強行把因和果之間的非線性關系當成可以預測的線性關系 。 而塔勒布認為 , 要想在不斷變化的世界里立于不敗之地 , 每個人、每個組織都要擁抱變化 , 把自己變成一個反脆弱的系統 , 像生命而不是像機器那樣去生存 。 這是因為 , 一個反脆弱的系統 , 是可以在不確定性中獲益的 。

比如 , 我們從個體的角度看進化問題 , 一個個體要想在競爭中生存下來 , 并且變得越來越強 , 就一定要經歷一些小范圍、低程度的挫折或者傷害 , 也就是所謂的在挫折中成長 。 如果扛住了傷害 , 這個個體就會從完全的脆弱性逐漸培養出反脆弱性 。 中國有句俗話叫“越挫越勇” , 就是這個道理 。 我們再擴展到群體的角度看 , 面對風險 , 個體的失誤反而是一件好事 , 因為個體的失誤為整個群體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經驗和教訓 , 群體吸收這個經驗教訓的過程中 , 逐漸培養起了整個群體的反脆弱性 。 如果我們把鏡頭再拉得遠一點 , 站在自然的角度看 , 即使一個物種因為某個極端事件完全滅絕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 因為它是整個自然運行的一部分 , 進化不服務于某個物種 , 而是服務于整個自然 。 把這幾個層面的分析總結起來 , 可以抽象出一個道理:反脆弱性的存在 , 給系統向更完善的階段進化提供了一種可能 。 這正是塔勒布給這本書取名《反脆弱》的原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