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春秋时代,莱国与莒国尚夷风,用夷礼,因而为齐鲁等周王室或其诸侯国所不齿 。而纪国与莱国世代为通婚国,说明纪国与莒国一样,是周王朝所封的土著东夷方国 。
第五,宋代《路史》记载少昊后代有:“偃姓国22个,赢姓国57个,李姓国4个,纪姓国6个,蔑姓国2个,还有不知何姓的国9个 。总共6姓100个国” 。说明少昊之后有纪姓(姜姓,因国而姓) 。
第六,从考古学的角度讲,炎帝文化属于仰韶时期的文化,与仰韶时期相当的海岱地区文化是大汶口文化 。如果炎帝后裔从黄河中上游迁移到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势必将仰韶文化带到海岱地区 。考古学证明,由一个族群和部落因迁移而形成的方国,必然留下该族群的文化痕迹 。因为除了迁移时携带的生活用品之外,即使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之中,本族群的文化在他们制造的生活用品上也一定会得到反应 。在整个海岱地区,特别是在日照一带已发现了大量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出土各种器物,但迄今为止并未发现有任何仰韶文化的痕迹 。也就是说,海岱地区在龙山文化之前无炎帝之姜 。海岱地区即使有炎帝之姜姓古国,也只能是在夏商期间迁移而来 。例如《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的逢伯陵 。
第七,许倬云在《西周史》中列举了包括纪国在内的众多西周封国的迁徒,然后写道:“这些封国均曾远迁数百里甚至上千里之外,则随封君迁移的族群,一定是分封的主体 。以姬姓与姜姓封国迁移的路线来看,都由河南移往更东方或南方的新领土,为周室建立新的藩屏 。在新的地方,这些族群叠居在原居民的上面,构成封建的统治阶层 。《礼记》“王制”:“天子诸侯祭因国之在其地而无主后者 。”所谓“因国”,也就是这些分封族群所君临的土地 。统治的族群在“因国”集中居在都邑之中,是即“国人”,而“因国”的原居民,散居在各处的聚落中,是即“野人”” 。这样,唐代《元和姓纂》和宋代《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的相传西周初年炎帝的后代受封于纪国(今山东省寿光县纪台县)的记载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也就是说,古纪障之纪国的前身为黑齿国,帝俊之后姜姓 。在殷商时期姜姓纪国扩展到了寿光一带 。后来周王朝将炎帝后裔作为统治者分封到了纪国,炎帝后裔成了“国人”,帝俊后裔则成了“野人” 。因此才有了纪国姜姓,炎帝之后的说法 。
《淮南子·修务训》(22)提到黑齿国:“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西教沃民,东至黑齿” 。也明确说明黑齿国在华夏的东部 。
4.十日国 。《海外东经》“下有汤谷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大荒东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 。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 。有谷曰温源谷 。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 。
《大荒东经》: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 。
《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 。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就像帝俊生黑齿一样,羲和生十日表示羲和的后代建立了十日国 。“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 。
在古人的眼中,太阳的变化是清晨日出时凉爽,尔后温度逐渐升高变得炎热直至落山,循环往复 。古人对太阳在一天之内的温度变化不理解,因此产生了太阳女神羲和在甘渊中浴日,使其降温的传说 。这表现在《山海经图》中就是有一女子在甘渊中给太阳洗浴的场景 。到了文字《山海经》,就成了“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 。
- 自己在家练字最快最好的方法 风水学女人在家练字好吗
- 家里老人去世风水 老人过世在家里 风水
- 二十四节气风水 二十四节气的风水运气是什么
- 填房地位 风水填房什么意思啊
- 玄空风水艮山坤向
- 家内老庄子下雨围墙倒塌风水好不好
- 帝师的风水老师 帝师风水师
- 晋福古园公墓风水如何
- 牛角有虫子蛀牙 牛角印章有虫风水
- 风水大骗局寻龙尺之解 风水探龙神器多少钱一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