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知识大全内容图片( 六 )


印章款识除了可作书法碑帖艺术品来鉴赏外,有些款识还具有很高的文学性 。它可以或记事或抒情,或谈艺或品味,读之令人神往,发思古之幽情 。所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不单是指印文,而且也适合款识,两者都具有金铸玉琢的微妙感觉,同样引人入胜,唤起我们不尽的联想,带给我们无穷的意味 。

知识大全 知识大全内容图片

文章插图

印谱的鉴赏
印谱是印文以及款识的载体 。钤拓精美的印谱不仅可以让我们尽情欣赏其中的佳作,而且它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 。印谱的钤拓,在清道光之前,都是只用印泥朱拓印章,并不墨拓款识,直到西泠印章艺术昌盛繁荣的晚期,才有林云楼以拓碑帖的方法为赵之深墨拓印款,置于印谱后面 。此后大家都来仿效,蔚然成风 。印谱的钤拓分为二个步骤,一是印底文字的钤朱,一是印章款识的墨拓 。濡朱钤印必须选用优质印泥,好的印泥细腻光泽、不走油、不变质、厚而匀,具有立体感,钤出的印谱持久如新、光艳可人 。墨拓印款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一方面要有熟练的技艺,一方面要把握时间,需要细心和经验 。印谱的制作,一般先拓墨款,后钤朱印,墨款又分为墨拓和蜡拓,蜡拓不如墨拓精微清晰,只能应付一时急需,不宜制谱 。墨拓根据墨色浓淡,又有“乌金拓”和“蝉翼拓”之分,前者对比强烈、富有光泽,后者素淡清和,别饶雅趣 。印谱传拓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印文、印款的表达,故有“刻之功六、拓之功四”的说法,可见印谱钤拓的重要性 。考究的印谱装帧素雅,纸选用净皮绵宣、单宣或连史纸,每业每印每款,主但选摸、朱丹玄墨,交相辉映,令人赏心悦目,除了观赏,还可临习、研讨,因而成为人们鉴赏收藏的宝贵之物 。
印章设计的艺术性
印章作为艺术品,其价值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外形设计,也就是印钮的设计、铸造技艺及后期更高层次的深加工技艺 。二是印面文字的书法和镌刻艺术 。
知识大全 知识大全内容图片

文章插图

印钮的设计最初以实用为主,用于穿绶带系于腰间,如瓦钮、鼻钮等 。现将我国古代的主要印钮形态分列如下:
鼻钮:这是我国古代早期印章最多见的印钮,因孔小如鼻而得名 。先秦的官印、私印均大量采用这种形式,汉代以后的官印鼻钮变大,故又称之为瓦钮、桥钮 。
龟钮:龟钮也是官印中最常见的钮制 。龟与蛇结合称之为玄武,玄武是人格神,演化成赫赫有名的真武大地 。此外,龟与贵同音,是长寿吉祥的象征 。
蛇钮:蛇钮不多见,但颁给滇王的印章采用蛇钮 。
羊钮、马钮、兔钮有颁发给其他民族首领的记载 。
此外,鹿钮、罴钮、鱼钮等神兽钮也见于历史记载及出土文物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螭钮,又称螭虎钮,皇帝及皇后玺均用此钮 。螭为龙的一种,明清时皇帝印玺均采用螭为钮的造型 。
由于印章在官方、民间的大量、广泛的使用,印材的多样化,为印钮的设计、制作创造了更加宽广的空间,所以,到了清末民国年间,印章的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印钮的设计也突破了上述的钮制,各种生肖鱼虫,人物花鸟也尽现于钮的设计中,在这种形式下,铜印章作为我国几千年沿袭下来的印材,在与明末清初出现的石制印材竞争中,不仅没有衰落,反而有大量铜印章精品面市,并流传后世,据北京市印章前辈回忆,民国时期铜印章牢牢占据着北京市场的七、八成 。有数家著名的铜印章作坊,齐聚了能工巧匠,集皇家工艺之精华,日夜烟火不熄,为北京印章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小到学徒领薪的铜戳子,大到清室皇亲国戚、文人墨客、收藏家掌上把玩的绝世精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