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 被视为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目标的“元宇宙”概念横空出世 , 凸显了虚拟现实信息和真实世界加速融合的趋势 。 元宇宙以其深度沉浸的体验、还原并超越现实的场景、高度智能的人机交互等特性 , 很有可能掀起新一轮“科技+教育”的创新高潮 , 成为全新的教育应用支撑体系的数字底座 。
- 元宇宙的到来 , 是否仅仅是应用工具上的增强?
- 教育界该如何为元宇宙的到来做准备?
- 元宇宙会给教育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文章图片
2月17日 , 由中关村互联网创新中心和元宇宙教育实验室共同举办的首期「教育经典品读会」活动上 , 李骏翼与主持人元宇宙教育实验室秘书长于进勇在线与观众探讨元宇宙教育未来发展图景 。
文章图片
《元宇宙教育》这本书的内容和写作思路非常创新 , 运用元宇宙思维 , 用科幻的方式 , 与来自2070年代的“觅渡Medu超算平台”进行了穿越时空的对话 , 探讨了当代教育痛点和未来教育生态发展图景 。 其内容涉猎非常广泛:元宇宙时代未来学校图景、虚拟老师能否替代真实教师、元宇宙教育对高考升学的影响、未来家庭教育的状态以及终身教育的实现方式等等 。 对话背后反映出对元宇宙教育的大胆想象和发展预判 , 可视为当代人们对元宇宙教育概念的一次深刻的系统性思考 。
李骏翼在专访中透露 , 自己其实并不是本书的作者 , 真正的作者 , 或者说这本书所有的内容的提供者 , 是“觅渡Medu超算平台” 。 而他更像是一个采访人员在做采访 , 这也是这本书最有趣的一点 。
根据出版计划 , 该书将很快与读者见面 。
人为什么要学习?让元宇宙回答
“去理解元宇宙教育 , 就不能只看到它的教育工具作用 。 ”李骏翼说 , 理解“元宇宙+教育”背后的深层次变革更为重要 。 如果一个孩子不愿意学习 , 对学习课程毫无兴趣 , 即使放一块屏幕 , 屏幕里面有全中国最好的老师 , 也无济于事 。
李骏翼解释 , 这是因为工具对于教育作用力的改变是有限的 , 要达成学习目的 , 首要就是让学习产生的价值与个人充分关联 。
我们可以畅想一下未来“元宇宙+教育”图景:在一个虚拟空间中 , 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虚拟教师 , 可以是孔子 , 也可以是亚里士多德 。 学生能跟随课程的进度穿梭在不同场景中 , 勾股定理是如何被发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我们未来工作中可能的应用 。 “学生在元宇宙中的每一次学习都将变得充实、有趣 , 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也会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 , 这些知识对自己有什么样价值 。 ”李骏翼如是说 。
于进勇也认同这一观点 , 他认为元宇宙教育将会对学习者更有吸引力 , 而且沉浸式的教学过程也会让使用者更加专注 。
同时 , 李骏翼认为 , 不同于其他教育工具的补充作用 , 元宇宙在大数据上的优势将极大地帮助学习者认识自己 。 也就是说元宇宙将在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 , 给学习者更多的自我认知机会 。
元宇宙会给教育带来哪些改变
虚拟老师会取代现实中的老师吗?李骏翼认为 , 元宇宙时代 , 虚拟教师和真人教师不会是一个针尖对麦芒的二元对立状态 , 而是一个二元促进状态 。 他说 , “很多人对虚拟老师的恐惧 , 并不仅仅是担心真人老师未来的职业命运 , 而是恐惧未来 , 这并没有必要 , 相反我们应该更加期待未来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