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回应部分企业强制要求下载App:将深入研究

央广网北京2月23日消息(总台采访人员任梦岩 梁明星)相信很多网友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 在微信中打开好友发来的链接 , 或者是在手机浏览器中想看看资讯 , 看不了几行信息 , 就看到提示“更多内容 , 请在某某App中查看” , 理由是这样做“体验更佳” 。 有些App比较人性化 , 虽然把内容折叠了 , 但还留有选项可以展开剩余内容 。 但有的App只有一个选项:必须下载才能看另一半 。 而且不少用户反映 , 经常是在“折叠线”那里稍微一碰 , 文章还没打开 , App先下载了 , 不胜其烦 。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对此作出回应 , 将进行深入研究 。
用手机浏览网页 , 看到一半 , 突然冒出来“请下载App继续阅读” , 是下还是不下?小陈说 , 自己手机容量有限 , 再好的内容遇到这样的要求 , 都坚决不下 。 “本身是很想看的 , 但是因为条件限制就会退出 , 不再继续浏览了 。 其实下载软件还是要尊重个人意愿 , 因为现在手机负担很大 , 很多软件使用频率不高 , 需求不大 , 我们可能只是在某一时间段想要浏览某一个想要看的东西 , 下载的必要不是很大 。 ”小陈说 。
用搜索引擎时 , 也会经常遇到类似情况 , 这让用户小周非常反感 。 小周说:“每次打开搜索就会弹出来一些App让我们下载 , 次数一多 , 就感觉有些反感 , 感觉像霸王条款 。 ”
清楚知道软件开发者想要用户下载App , 然后做出选择 , 这是一种情况 。 还有些不明白背后机理 , 误打误撞下载了一大堆App的老年用户 。 孙先生说 , 自己手机里经常多出来很多不想要的App , 也不知道能不能删除 , 只有在子女检查手机时才发现——这些App大多只是自己希望继续搜索、阅读文章时 , 被诱导下载的 , 而最重要的是 , 即便按照要求下载过App , 自己在手机浏览器或微信链接中阅读时 , 还是被要求跳转到App里阅读 。 孙先生表示:“有时候在看新闻或者看其他一些信息 , 突然就给你转了 , 让你来回下载 , 最后那些东西也好多都没用 。 但这些东西时不时还会跳出来 , 有的时候让你特别容易误操作 , 下载一些东西 。 ”
App的开发者为什么希望用户一定要下载呢?只是简单地希望提高下载量吗?中国互联网协会法治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胡钢介绍 , 提升App的下载量只是表象 , 所谓从浏览器切换到“使用App阅读体验更好”也谈不上多大变化 , 阅读体验不会有本质区别 。 胡钢说:“因为任何App都是要链接在一个服务器上 , 双方只是格式转换 , 从经营者来说 , 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 而且任何一个App上载内容实际上都对应了一个web模式下的信息地址 , 技术角度来说 , 这种转换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
胡钢告诉采访人员 , 企业强制下载App的真正目的是 , 通过网页无法获得更多的用户信息 , 下载App后 , 更有利于用户的数据收集 。 胡钢表示:“所谓App下载量、活跃量 , 这只是外围数据 , 它的核心是让你下载App , 并且高强度、长时间、习惯性使用App , 就是为了长时间、系统性、大规模地搜集处理用户个人信息 , 因为搜集到你的信息更全面、更详细、更及时 , 对你的了解就更加深入 。 ”
胡钢认为 , 企业希望推广自己的App本无可厚非 , 但是信息收集的边界应该明晰 , 也要给用户“留在浏览器中继续看”的选择权 。 同理 , 所有App都应该让用户决定自己的隐私能否被利用 。 胡钢表示:“如果你提供App进行服务 , 提供强隐私的App服务 , 同时你应该同步提供弱隐私的web网页模式 。 如果能够达成这么一个现实 , 我们移动互联网环境隐私被滥用 , 应该就能得到一种系统性纠偏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