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剑深耕 “成都造”机器人正走向世界( 二 )


卡诺普深耕机器人控制器多年 , 在整机研发技术和市场方面也拥有先天优势 。 2019年 , 卡诺普转型机器人本体 , 专注机器人研发制造 。
大胆的转型也收获了回报 , 卡诺普成为业内首家第一年销售机器人就销量破千的企业 。
高速发展背后 , 是底层技术在做支撑 。 据介绍 , 卡诺普研发投入不断增长 , 由2016年的194万元上升至2021年的2800万元左右 。 截至2021年 , 该公司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已近13% 。 如今卡诺普拥有技术研发人员100余名 , 占总人数的1/3 , 未来技术人员还会继续增长 。
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
获国家级认定
“行业王者深耕有道 。 ”邓世海介绍 , 在细分赛道精耕细作 , 也是卡诺普公司多年来的发展策略 。
机器人行业的市场规模很大 , 不论是巨头还是中小企业 , 都在各自细分领域有其优势 。 而卡诺普采取的策略便是从细分领域去突破 。
“以前我们做控制器 , 就把很多行业的知识掌握了 , 比如焊接、喷涂、搬运机床上下料等等 , 我们目前就主要针对细分领域来逐步铺开 。 ”据悉 , 卡诺普在2019年左右 , 主要以中轻型负载机器人为主;2021年开始 , 陆续发布大负载机器人 , 逐步丰富和完善产品线 。
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 , 2021年 , 卡诺普获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 。 值得一提的是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是工信部计划利用三年时间着力培育的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 , 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
对此 , 邓世海感触颇深 , 卡诺普的飞速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资本的助力 。
“有了资本退出机制后 , 投资人敢于投中小企业 , 增加了融资渠道 。 ”此外 , 邓世海提到 , 科创板、北交所的先后推出 , 让更多中小企业有了更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 资本的助推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
未来想让
国产机器人走向世界
2022年 , 卡诺普还将继续扩产 。 据悉 , 2021年 , 卡诺普建成了西南地区超3万平方米的“国产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基地” , 同时整合行业各方资源建立“产业联盟” , 新厂房或将在今年投入使用 。
据邓世海介绍 , 新厂房分为几层楼 , 每一层楼都有不同的功能 , 实现更多量产 。 此外 , 未来会加入更多自动化元素 , 争取让全自动化成为可能 , 实现“机器人造机器人” 。
除国内市场布局 , 卡诺普也一直瞄准海外市场 。 数据显示 , 卡诺普海外产品销量已占据公司整体销量的15% 。 截至目前 , 卡诺普的产品已远销英国、美国、德国、俄罗斯、匈牙利、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 “未来我们有个设想 , 立足于中国市场 , 争取把海外市场的销量做到跟国内持平 。 ”邓世海说 , 未来公司的野心是把国产机器人带到全世界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俞瑶 申梦芸 摄影报道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