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加速度,6个月如何兴建大型云数据中心?

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于近日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 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亦正式浮出水面 , 这意味着“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 。
在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的介绍中 , 将“东数西算”摆在了和“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同样的高度 , 作为国家级战略 , 将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 , 全国一盘棋 , 优化配置资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 不同于“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关于物理世界生产资料的纵横捭阖 , “东数西算”则意味着数字世界的算力再调配 。
【东数西算”加速度,6个月如何兴建大型云数据中心?】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 , 算力就是生产力 。 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 数据中心的春天已临 。
东数西算”加速度,6个月如何兴建大型云数据中心?
文章图片

如何更快更好地兴建数据中心 , 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 在华为数字能源重磅打造的大型访谈节目《方博碳讨室》第三期中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数字能源”)副总裁、首席营销官方良周邀请到华为数字能源预制模块化产品总监孙岩飞、预制模块化首席专家张勖、同济大学教授张其林等嘉宾一道 , 以东莞华为云数据中心为蓝本 , 展开了现场讨论 。
那么问题来了 , 这座拥有1000个机柜、5层楼24米高的数据中心 , 是如何实现6个月交付上线的?
“东数西算”的挑战与现实
“东数西算” , 顾名思义 , 就是将东部的数据通过网络输送到西部进行存储和计算 。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 , 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 , 算力达到130EFLOPS(每秒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 , 预计每年还将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 。
数字化浪潮推动下 , 在可预见的未来 , 数据中心需求将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 , 加上云计算的发展也处于上升期 , 对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的需求依然旺盛 , 新冠疫情又从客观上推动了千行百业远程化、网络化、数字化趋势 , 林林总总 , 都需要数据中心作为底座 。
一边是旺盛的算力需求 , 一边是东强西弱的数据中心格局 , 在国家严格控制PUE的情况下 , 如何“多快好省”地建设数据中心 , 是一道需要严格计算的数学题 。
国家发改委文件指出 , 实现“东数西算”工程要循序渐进、快速迭代 , 坚决避免数据中心盲目发展 。 在当前起步阶段 , 8个算力枢纽节点内规划设立了10个数据中心集群 , 不仅划定了物理边界 , 而且明确了绿色节能、上架率等发展目标 。
例如 , 集群内数据中心的平均上架率至少要达到65%以上 , 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要有显著提升 。 通过多方指标约束 , 促进数据中心集群高标准、严要求 , 最小化起步 。 对集群发展情况将进行动态监测 , 科学评估集群算力的发展水平和饱和程度 。
可见“东数西算”不会是“大水漫灌” , 而是通过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 , 适度扩大算力设施规模 , 提高算力的综合使用效率 , 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 这也和华为此前发布的数据中心能源十大趋势相吻合 。 华为认为 , 未来数据中心将朝着零碳、高密、预制化等方向发展 。
6个月建设一座数据中心 , 可能么?
方良周介绍 , 从全球角度来看 , 容纳1000个机柜的数据中心建设周期通常需要18个月以上 , 业内都在探索又快又好又绿色的建设方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