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效应与自我提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各位读友大家好!我是专注个人提升领域的心理学爱好者:内倾者无敌 。
我们的目标是:每天成长一点点!
今天和大家探讨下木桶效应以及它在个人提升方面的应用 。
木桶效应是什么?如何将它用在自我提升上?
木桶效应 , 是指一只木桶 , 如果想让它多装水 , 必须要保证箍成这个木桶的木板平齐、无缺损 。 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 , 往往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所决定的 。
如果想让一只木桶装更多水 , 必须要想办法补齐这只木桶的短板 , 因此这理论又叫短板效应 。
这个理论最开始是由一位企业管理人员提出 , 主要用于企业的全面提升 。
将木桶效应运用在企业管理上 , 人们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如果想要提升整个企业的效能 , 就是要不断地补短板 , 加强企业的薄弱环节 , 从而让企业的效能得到稳步地提升 。
随后也有不少管理者把这个理论应用到个人提升上 。
他们的看法是 , 一个人的成就 , 由这个人的缺点所制约 。
有一种个人发展理论甚嚣尘上 , 大概是说 , 你的缺点 , 决定了你能飞多高 , 行多远 。
事实真是这样吗?
我的看法是: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问题 。
即便对企业而言 , 一家成熟型企业 , 它的薄弱部门或环节固然会对企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
可若是对于一家刚起步的小企业来说呢?恐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 把有限的资源放在核心产品的打造上 , 制造出优质、特色的产品或服务 , 这才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吧 。
而要把这理论强行用到人身上则更显得不合理 。
人毕竟不是木桶 。 决定人发展高度的并不是一个人的短板 , 而在于他的特长 。
比如小张 , 既懂会计 , 又会设计 , 不过会计呢 , 只是初级水平 , 远远没有达到能独立进行成本核算之类的程度 。 而他的设计水平则颇高 , 甚至可以与广告业内的专业人士媲美 。
现在 , 小张要找一份工作 , 是找会计类呢还是设计类?
我想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吧 。
有几个人会放着自己的优势不去运用而去以自己的劣势谋生呢 。
当然 , 这个例子中 , 小张的优劣势对比是比较明显的 。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 , 可能自身并不具备多少专业技能 , 或许还处于对自我的探索之中 。
【木桶效应与自我提升】在这种情况下 , 又应该如何运用木桶效应呢?
我认为 , 我们一定要明白 , 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 一个人 , 一定有相对优势的一面 , 也一定有相对劣势的一面 。
如果我们想成为一个没有短板 , 门门懂的人 , 可能会每一门都不咋样 , 最终成为一个样样瘟的平庸之辈 。
你不能做一个每块木板一样长的人 , 但你可以把自己的桶做得更大、更深啊!
换成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 , 我们虽然不能成为一个面面俱到、各方面都很强大的人 , 但我们可以把我们的专长打造得无可替代 , 成为细分行业内的专家;我们可能无法精通所有领域 , 但我们可以成为领域内某个分支的大V!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