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嫦娥四號生物實驗:用兩年選物種 曾考慮搭載烏龜( 二 )

  月面環境是可怕的 , 白天最高溫度高近130攝氏度 , 最低則低于零下180攝氏度 , 無疑是生命的禁區 。 然而 , 嫦娥四號自月背軟著陸以來不僅頑強地“生存”下來 , 而且成功進行了一系列科學探測活動 , 其中包括進行了月面生物科普實驗 , 在那個絕世寂寥的天地間生長出第一片綠葉 , 創造了人類月球探測的歷史 。

  近日 , 嫦娥四號生物科普實驗載荷的總設計師、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謝更新接受了本報專訪 , 揭秘了本次實驗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 。

  ①旨在激發探索熱情和環保意識

  嫦娥四號生物科普實驗最早可追溯到2016年 。 彼時 , 國防科工局、教育部、中國科學院等聯合開展月球探測載荷創意設計征集活動 。 重慶大學聯合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提出的“月面微型生態系統”設計方案從征集活動的眾多方案中脫穎而出 , 成為嫦娥四號搭載項目的中選方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