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嫦娥四號生物實驗:用兩年選物種 曾考慮搭載烏龜( 五 )

  蠶卵曾入選為本次實驗對象 。 謝更新解釋說 , 理由有兩條:一是人們對其熟識程度高 。 蠶可謂家喻戶曉 , 很多人可能還有養蠶經歷 。 與之相比 , 人們對果蠅或者酵母就顯得陌生 。 選蠶更有利于更好地做科普工作 。 二是文化內涵豐富 。 中國自古以來就以絲綢文明天下 , 古絲綢之路大大促進了東西方交往 , 今天的“一帶一路”倡議也源于此 。 此外 , 蠶吐絲、結繭、破繭成蝶象征著中華民族實現蝶變 。 然而 , 遺憾的是 , 由于客觀條件限制 , 載荷不具備蠶從破卵到成蝶的周期保障能力 , 蠶卵選項被迫取消了 。

  謝更新透露 , 開始階段 , 工程約束性不是很大 , 課題組思路很開放 , 甚至考慮過搭載烏龜 , 寓意其與玉兔二號賽跑 , 彰顯中國文化色彩 。 但是由于尺寸、活動空間、氧氣的制約 , 烏龜也被放棄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