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洲智能IPO:无人船艇盈利有多难? 龙头企业成立12年仍在亏损

每经采访人员:张明双 每经编辑:宋思艰
提到无人机 , 很多人都已耳熟能详 , 但说起无人船艇 , 不少人会觉得陌生 , 不过这种高科技产品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 近日 , 无人船艇厂商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洲智能)提交IPO申报文件 , 拟通过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15.50亿元 , 现已收到上交所问询函 。
目前 , 云洲智能研发和定型了近30款无人船艇产品 , 产品及服务已在城市水域应用、海洋工程、公共安全、国防工业等领域广泛使用 。 在营收规模方面 , 三年间从2699.78万元增长到2.53亿元 。 招股书(申报稿)引用赛迪顾问统计数据 , 公司在国内民用无人船艇行业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
然而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 , 云洲智能持续高额的研发投入 , 以及为吸引人才实施股权激励 , 导致持续亏损 , 最近三年半净利润合计亏损超过4亿元 。 虽然云洲智能已成立12年 , 但无人船艇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 , 对于何时能够扭亏为盈 , 云洲智能并未给出明确的时间表 。
营收尚未形成明显规模效应
云洲智能成立于2010年 , 创始股东张云飞、成亮等人开始无人船艇领域的创业 , 2012年及之后实现首艘环保无人船艇产品销售 , 陆续开创了无人船艇技术在水文测量、海洋工程、公共安全、国防工业等领域的应用落地 。
近几年来 , 云洲智能的收入规模增速明显加快 。 2018年-2020年及2021年1-6月 , 云洲智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699.78万元、6363.40万元、2.53亿元、1.18亿元 , 三年间收入规模扩大了近10倍 。 无人船艇行业在国家政策和技术发展的推动下 , 市场规模不断快速扩大 , 云洲智能形成了海洋工程和公共安全领域的系列产品并逐步推向市场 。
目前 , 云洲智能形成了民品及国防工业产品两大类产品 , 2020年民品业务收入为1.95亿元 , 根据赛迪顾问统计数据 , 公司在国内民用无人船艇行业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 不过无人船艇虽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 但细分市场规模较小 , 2020年市场规模也才3.3亿元 。 因此云洲智能也提示了未来市场规模增长不及预期 , 面临市场发展空间受限的风险 。
云洲智能坦陈 , 各业务类型客户在持续开拓过程中 , 营业收入规模较小 , 尚未形成明显的规模效应 。 但是在运营过程中 , 云洲智能需要持续加大研发、管理及销售的投入 , 造成过去几年持续亏损 。 2018年-2020年及2021年1-6月 , 云洲智能净利润分别亏损8741.79万元、1.20亿元、1.56亿元、3725.42万元 , 三年半时间合计亏损4.04亿元 。
持续较高的研发投入和股权激励是造成亏损的直接原因 。 2018年-2020年及2021年1-6月 , 云洲智能投入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069.66万元、5352.95万元、7220.05万元、3509.50万元 , 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3.70%、84.12%、28.58%、29.86% 。 此外 , 云洲智能进行了多次股权激励 , 2018年-2020年计入期间费用的股权激励费用分别为648.08万元、4511.82万元、1.11亿元 , 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00%、70.90%、43.94% 。
为了进一步打开无人船艇市场 , 云洲智能未来可能投入更多资源到研发、生产及销售环节 , 同时公司未来仍需确认较大额股权激励费用 。
对于何时能够扭亏为盈 , 云洲智能并未提出明确的时间表 , 只是在“未来是否可实现盈利的前瞻性信息”中表示 , 未来随着公司无人船艇产品和技术的不断成熟 , 营业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 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 , 公司的亏损情况将有望继续收窄直至实现盈利 。
产销率不高仍募资扩大产能
云洲智能的主要产品包含内河级、海工级和海防级三个级别的无人船艇平台 , 其中内河级是产销量最大的产品 , 海工级、海防级无人船艇为新开发产品 , 年销量均为个位数 , 作为定制化产品产销率稳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