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华为/小米等厂商加速布局 折叠手机去年出货量同增172%

近年来 , 随着柔性OLED技术的成熟 , 增强了面板形态的可塑性 , 给智能手机整机形态的变化带来机会 , 全球各大智能手机终端厂商开始逐步向折叠屏手机领域渗透 。 2021年 , 三星取消其Galaxy Note产品线 , 将其最高端旗舰重心向折叠屏手机Galaxy Z系列转移;
华为虽然受外部因素影响出货锐减 , 但为了维持其高端形象 , 保持其在折叠屏手机市场的地位 , 正常迭代了折叠屏手机系列 , 并发布了其首款“贝壳式”折叠屏手机P50 Pocket 。 小米于2021年3月份入局折叠屏手机市场 , 发布其首款折叠屏手机Mix Fold , 并将折叠屏手机起售价打至万元以下 。
三星/华为/小米等厂商加速布局 折叠手机去年出货量同增172%
文章图片

除三星、华为、小米外 , OPPO、vivo、荣耀等主流厂商接踵而至 , 这块曾经的蓝海市场正变得拥挤起来 。 最核心的形态设计上 , 演化出了较为完善的设计思路 , 开始出现内折、外折、双折等多种解决方案 。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调查数据显示 , 2021年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规模约为721万部 , 同比增长约171.9% , 技术的成熟以及价格的下探带动折叠屏手机市持续升温 , 随着折叠上游器件的进一步成熟 , 终端厂商也开始预研各种形态的智能手机 。
对于折叠屏手机市场来说 , 技术和用户体验升级带来市场需求 , 价格下探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 , 随着供应链的成熟 , 折叠屏手机的成本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 各品牌的折叠屏手机定位也会逐步从超旗舰向主流旗舰转变 ,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最新数据 , 预计2022年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规模约达1440万部 , 同比上涨约99.6% , 预计2025年将突破7000万部 。
Counterpoint Research 研究副总监齐英楠指出 , 国内的头部品牌将继续从三方面“冲击”高端市场:第一 , 2021年更多的国产品牌加入折叠屏这一新赛道 , 2022年国内Android厂商将带来更加丰富的旗舰产品组合 , 并利用在折叠屏上的先发优势从苹果手中攫取更多的高端市场份额;第二 , 推出自研芯片加强差异化 , 结合自身研发能力和产品特点以增强高端产品竞争力 , 从营销导向往高端技术导向迁移;第三 , 围绕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全场景方案 , 为数字化和智能化相结合的生活方式提前铺路 。
齐英楠认为 , 中国厂商在折叠型手机上的积极参与和推进 , 已然是这一领域的新动能 , 会迎来销售爆发 。
【三星/华为/小米等厂商加速布局 折叠手机去年出货量同增172%】Counterpoint Research 合伙人和研究副总裁彼得?理查德森(Peter Richardson)表示 , 折叠手机的总体份额增长仍需要时间 , 中期内价格也将保持相当高的水平 , 到2025年折叠手机将占高端市场的 40%-50%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