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生态品牌:开启品牌新范式的思维革命( 二 )


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意识到自己变得越来越脆弱 。 这是因为在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中 , 企业以自身为主体创造产品与服务 , 然后向消费者销售 , 以此循环往复 , 试图达到无穷 。 但在这个技术革新激发「场景式体验经济」、「个性化社群经济」以及「共创共赢的共享经济」等全新经济模式的新客观背景下 , 这些企业原本的思维模式遭到了挑战:如果仍然沿用单个企业有限的、线性的、确定的创造力去满足无限的、非线性的、不确定的用户和客户需求 , 那品牌必定陷入日益脆弱的局面 。
这是一个可实现“用户下班回家开门后 , 灯自动亮起、窗帘自动拉上、空调和热水器提前运行到适宜温度、电视播放用户最喜欢的节目、手机推送用户最关心的信息”的时代 , 围绕用户每一个个性需求的场景都在被密集地开发 。
这个时代在呼唤新品牌范式的诞生——它需要是一种能够打破传统行业/品类壁垒、有效促成动态多边合作的模式 , 同时也是一种要求企业“整合并管理自己并不拥有的资源”的思维革新 。
2020年 , 凯度、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Sa?d Business School, Oxford University)联合发布《物联网生态品牌白皮书》 , 提出物联网时代下的领导型品牌范式——“生态品牌” 。 这一品牌范式的概念 , 是在“物联网时代用户需要基于场景、个性化且不断迭代的整体解决方案”的背景下提出的 。 《白皮书》如此定义道:
生态品牌是一种通过与用户、合作伙伴联合共创 , 不断提供无界且持续迭代的整体价值体验 , 最终实现终身用户及生态各方共赢共生、为社会创造价值循环的新品牌范式 。
事实上 , 这一品牌新范式已经被一些先知先觉的企业应用到实践当中 , 其中不乏世界领先的知名企业 。 在近几年物联网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之后 , “生态”的概念被快速扩展到商业与社会之中 , 其核心就是围绕用户需求将可以关联的资源和数据 , 以价值增值、数字化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 万物互联已然发生 , 加入生态与打造生态、加速创新正在演变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
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研究副院长安德鲁·史蒂芬(Andrew Stephen)与市场营销学副教授费利佩·托马斯(Felipe Thomaz)在2021年共撰的《我们为什么需要生态品牌》中对当前“生态品牌”的转型热潮做出了解释:
与其他模式相比 , 生态品牌的独特之处在于 , 它创建了一个与外部参与方协同或合作并共创价值的系统 , 同时为生态参与方创建激励系统来消解合作风险 。 合作伙伴通过生态获得的收入以及生态的共生价值持续激励其进一步留存于该生态之中 。 而另一方面 , 生态品牌与用户的共创也为留存终身用户创造了条件 。 这是因为生态品牌与用户的持续互动增强了用户黏性 , 进而能够持续推动双方在生态系统中创造和获取价值 。
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引领第三代工业革命时代的美国 , 在通用电气(GE)全球董事长、CEO杰夫·伊梅尔特于2012年提出“以开放、全球化的网络将人、数据、机器连接起来”的“工业互联网”概念之后 , 正在整合一个庞大的物理生态世界 。 2013年 , GE推出Predix平台 , 联合IBM、思科、英特尔和AT&T等美国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工业互联网联盟(IIC) , 探索数字技术与航空、能源、医疗、交通等跨界专业优势的结合 , 以开拓一个跨界融合的创新世界 。 杰夫·伊梅尔特提出 , 这种融合百业生态的工业互联网的威力 , 在于即使其推动变革的效率只提升1% , 所带来的效益也是巨大的 。
这一理念同样也在海尔集团推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COSMOPlat」的实践中得以印证 。 海尔集团作为全球最早践行“生态品牌”模式的企业之一 , 旗下的卡奥斯COSMOPlat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 , 在实践过程中已赋能化工、模具、能源、服装、汽车等15大行业 , 链接企业近80万家 , 服务企业7万余家 , 并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复制推广 。 在卡奥斯 COSMOPlat搭建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中 , 既可以实现联合国际头部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多场景应用平台 , 连接百万级生产设备、链接垂直行业上下游企业推动产业链整合与产业结构升级;也可通过开放的平台生态系统对上平台的中小企业进行共享赋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