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面,他便占有了她,谁料新婚当天,她失踪了


第一次见面,他便占有了她,谁料新婚当天,她失踪了


文章图片


第一次见面,他便占有了她,谁料新婚当天,她失踪了


三月 , 一直被诗人学者所讴歌 。 有诗云:阳春三月 , 草与花同色 。
北方的三月尤其动人:暖风徐徐 , 似一股温泉从头顶至脚尖 , 均匀地覆盖下去 。
这个周末 , 28岁的大龄女青年路文文决定去赴一个约 , 一个在网上认识的男人 , 贾放 。
作为“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剩女的她 , 在拒绝了他人的介绍和身边追求者的同时也在无形中为自己竖起了一道围墙 , 让人望而却步 。
在一次上网中 , 路文文无意中点开了弹出界面的交友平台 , 作为女人 , 她没有向任何会员发出交友信号 , 但却渴望能收到优秀男人的交友信号 。
在浏览会员资料和照片的过程中 , 已有四五条新消息传来 。
一个自称大学数学教授的人引起了她的注意 , 下线时 , 她将手机号给了他 , 他即打电话给她 。
在随后的三个月里 , 他们都断断续续地保持着联络 。
三月三 , 这是个吉利的日子 。 尽管第一次以通电话的方式和陌生人约会 , 路文文有些顾虑 。
但这顾虑很快被贾放的一句“怕什么?我会吃了你?”所折服 , 更是被那份强烈的好奇心所涉猎 。

她驱车前往 。 一路上 , 想象着他的模样 , 路文文私底下准备好了三个方案 。
最佳方案是:一见钟情 , 像小说里的情节般第一次会面便相见恨晚 , 私定终身 , 这是最理想的 , 也是最不现实的 , 她把它的概率定为10%;第二种方案是普通朋友型 , 见面后不咸不淡地聊上几句不着边际的话 , 保持联络 , 这是最现实的 , 她把它的概率定为77%;第三种方案为见光死型 , 一眼便见着个面目可憎 , 冒充大学教授的无耻之徒 , 于是找个借口趁机逃离 , 这种情况的概率为13% 。 而她 , 为着这10%的概率望着窗外露出泛泛的笑容 , 像一朵盛开的百合花 。
见面第一眼 , 贾放由衷地赞美:“你真美 。 ”她自信地笑笑 , 说谢谢 , 因为这样的赞美之词对她来说并不生疏 。
再看他:一米八的个儿 , 理一平头却显睿智成熟 , 着一得体的白色衬衣粉红领结外套一黑色西装 , 皮鞋擦得铮亮可鉴 。
见着了本人 , 原先那苦苦经营半天的三种方案也随之破产 。
边走边聊 , 倒也随意 。 楼梯口 , 他礼貌地让她走在前面 。
一路而上 , 却总感觉后面有一双偷窥的眼睛穿透她的脊背直抵心房 , 她有些不大自然了 , 想尽快结束这段一前一后尴尬的路程 。
于是 , 她在三楼停下 , 欲让他走在前面 。
没待她说话 , 他却喜形于色、倍感意外地说:“呵呵 , 你怎么知道是这层的?”
“直觉!”她把停在嘴边的那句话吞了下去 , 换了个调皮的表情 , 歪着头看他 。
他深邃地一笑 , 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她 。 她的脸脩地红了 , 侧过身 , 退后一步 , 尽量用轻快明朗的语气说:“先生 , 请开门!”
“女士 , 请进!”他用同样的方式一唱一和配以恭敬的姿态请她入内 。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个小小的客厅 , 客厅里陈列的东西很简单:一桌四椅 , 一茶几 , 一沙发 , 这便是客厅的所有家当 。
墙壁的角落扔着些带墨汁的纸团 , 可也见着单身汉的随意之处 。
客厅的墙壁上挂着几幅字画 , 仔细一瞧 , 竟见着盖的是他自己的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