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是方向?
提及折叠屏手机 , “果粉圈也分两极 , 有的认为苹果在挤牙膏 。 ”陈先生说 , 不过他对苹果当下的选择有个人理解 , “不是不能做 , 时机未到 。 ”
采访人员查询资料获悉 , 苹果公司早在2020年7月就申请折叠屏专利 , 该专利于当年11月被审核通过后 , 在其说明中显示其设备为“可折叠设备” , 再无其他介绍信息 。
在DSCC分析师发出苹果折叠屏iPhone再推迟两年面市的消息后 , 其也同步释放出了一个信号——苹果正在研发折叠屏iPad 。
刘鑫从技术研发层面看 , 苹果足够有能力做一款折叠屏手机 , 只是 , 落后于安卓阵营久了 , 让等待着的果粉们愈发焦急 。
不过 , 时间表虽有更改 , 接受采访人员采访的几位人士仍乐观表示 , “苹果并没有放弃折叠屏产品 。 ”
对下游各个终端厂商的一举一动进行跟踪、监控时 , 杨舒发现 , 厂商虽各有规划 , 却在折叠屏手机的大方向上“一致且明确” 。
回忆起2019年的MWC , 来自全球各界的参展和观展人士 , 都涌向三星和华为的展台 , 目的便是一睹折叠屏手机的“芳容” 。
那之后 , 折叠屏手机从概念走入了大众视野 , 杨舒将那一年视为 , 对屏体和终端厂商具有纪念意义的元年 。 不过 , 在对颠覆性产品予以肯定的同时 , 她始终记得 , “当时只能隔着玻璃罩子看 。 ”
这意味着什么?“很多东西还没有准备好 。 ”杨舒还看到 , 没有实际产品的厂商 , 争先展示出自家的折叠屏demo(演示) , 她认为这些都是在通过秀肌肉以提升品牌力 。
从只可远观到如今直接上手、体验 , 三年时间里 , 包括小米、OPPO甚至是重新出发的荣耀 , 都接连推出了各自的折叠屏手机产品 , 既表明着折叠屏技术的发展之快 , 更意味着 , “不上折叠就谈不上高端化 。 ”杨舒说 。
一直对国产手机品牌进行深入观察的IDC中国研究经理王希 , 也看到近几年各家在上探高端价位市场上做出的努力 , 提及主流手机厂商对折叠屏手机的布局 , 他从产品形态的角度分析 , “安卓阵营走出了不同于Apple的差异化路线 。 ”
为了持续挑战高端市场、树立未来高端品牌的形象 , 国产品牌纷纷对折叠屏手机产品进行主动探索 。 采访中 , 王希也从市场角度分析 , 折叠屏产品对手机厂商的品牌高端化形象建立有帮助 , 不止于此 , “从需求上讲 , 可以刺激消费者的换机需求 , 从技术的角度可以促进厂商的研发实力积累 。 ”
因初始定价在万元以上 , 折叠屏手机被划分在高端小众类目下 , 如今却因越来越多厂商的入局 , 而有了冲击主流市场的趋势 。
OPPO的折叠屏手机FindX面市三个月后 , 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便公开表示 , 其成为“中国市场有史以来销售速度最快的折叠屏手机” 。 在2022年初 , 带来了折叠屏手机MagicV的荣耀方面也释放出利好消息 。
“2022年折叠屏手机市场可以增长10倍 。 ”荣耀CEO赵明在2022年MWC期间预判 , 他不但认为折叠屏会成为手机厂商们一个新的增长领域 , 甚至同普通手机一样 , “折叠屏会成为智能手机的主流 。 ”
产业研究机构也大多看好 。 CINNOResearch发布的报告预计 , 2022年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销量有望达1569万部 , 同比增长107% 。
杨舒并不否认折叠屏手机的增速快 , 她援引市场研究公司UBIResearch发布的预测数据 , 可折叠手机市场预计到2026年累计或超过1亿部 , 占总数的9.7% 。 但是她觉得折叠屏手机想要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 还存有不小的差距 。
消费现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