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展开“折叠世界” 只差苹果( 四 )


刘鑫也曾上手体验过某厂商的折叠屏手机 , 在展开变大屏后 , App的体验不过是简单粗暴的拉大显示 , 没有专门的优化 , 体验并不是很好 。
倒退两三年 , 折叠屏手机在技术、产品体验上存在硬伤 , 在刘鑫看来 , 即便屏幕、铰链等关键元器件层面 , 已能更好地满足产品的柔性显示、闭合与悬停等功能 , 但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 , 依然会面临着一些App适配、内容适配等关键问题 。
“比如横向折叠 , 手机打开以后不应该是对内容简单的拉伸放大 。 ”王希也直指折叠屏手机在软件适配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 他建议厂商充分利用大屏多出一些别的功能 , 或让用户在视野内获取更多的信息 。
针对目前尤其安卓软件生态比较分散的现实 , 王希提及 , 各家厂商的折叠屏产品 , 想达成与软件方的适配 , 对于软件内容方是一个额外的工作量 , “并且没有统一标准” , 这样一来 , 短期内各手机厂商比拼的是 , “各自软件与内容方的生态协作” 。
依据目前折叠屏手机的使用情况看 , “显示屏的寿命 , 确实在快速进步 。 ”但王希分析 , 现在此类产品的使用群体样本少 , 部分极端使用场景、环境还没有被大量涉及到 , 对屏商而言依然存有考验 。
“屏体已经准备好了 。 ”杨舒明白 , 折叠屏手机的未来绝不能依靠单点突破 , 目光还得投向全产业链 。 例如 , 终端如何提升技术自研能力 , 甚至更好地整合关键部件 , 屏体、铰链、芯片、电池等上游供应更好解决后 , 终端厂商是否形成一个更好的软硬一体化方案 , 让折叠屏手机更轻一点 , 或在形态之外 , 能让用户在交互体验上直接被打动 。
在杨舒看来 , 即便安卓阵营的厂商们在折叠屏战术上具有先发优势 , 但在创新技术研发以及核心部件的供应整合能力上 , 更具优势的苹果并没有放弃折叠屏手机 , 未来 , 苹果能否让柔性屏技术和产品呈现新的可能 , 杨舒颇为期待 。
(应采访对象要求 , 杨舒、刘鑫为化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