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手:或许走得慢,但从不后退!( 二 )


事实上 , 他们碰到的环境是差不多的 , 最后两个团队却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 这个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
阿蒙森团队的成功经验 , 最后可以总结成一句话:不管天气好坏 , 坚持每天前进大概30公里 。 在一个极限环境里面 , 你要做到最好 , 但是 , 更重要的是 , 你要做到可持续的最好 。
相反 , 斯科特团队从他们的日志来看 , 是一个比较随心所欲的团队 , 天气很好就走得非常猛 , 可能四五十公里甚至六十公里;天气不好的时候 , 他们就睡在帐篷里 , 吃点东西 , 诅咒恶劣的天气 , 诅咒运气不好 , 希望尽快天转晴 , 尽快能够前进 。
事后总结 , 这两种做法很可能是他们最大的区别 。 不管环境好坏 , 不管容易与否 , 坚持每天前进三十公里 。 不管是到达南极点还是从南极点顺利返回 。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
阿蒙森团队于1912年1月25日全部返回营地 。 这个日子和他3年前计划的归程一天不差 , 是巧合也是奇迹 。 后来有人评价阿蒙森的成功是因为好运 , 他的回答是:“ 最重要的因素是探险的准备如何 , 你必须要预见可能出现的困难 , 遇到了该如何处理或者如何避免 。
成功等待那些井井有条的人——人们管这个叫做好运气;而对于那些不能预见困难并做出及时应对的人来说 , 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人们称这个为坏运气 。 ”
真正的高手:或许走得慢,但从不后退!
文章图片

▲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1868 ~1912)
这个故事还有一些细节也值得我们思考 。
第一 , 斯科特团队用的是矮种马来拉雪橇 , 而阿蒙森团队用的是爱斯基摩犬 。 阿蒙森团队足足准备了97条爱斯基摩犬 , 阿蒙森认为只有爱斯基摩犬才是南极冰天雪地中的最佳选择 。
相比而言 , 马更强壮 , 开始的时候走的更快 , 但马不够耐寒 , 走到半路都冻死了 , 最后只能靠人力来拉雪橇;爱斯基摩犬虽然走的慢 , 但能在很冷的条件下生存 , 从而保证了行进速度 。
第二 , 阿蒙森为了极地探险 , 曾经和爱斯基摩人生活了一年多时间 , 就为了跟他们学习如何在冰天雪地里生活、求生等 。
真正的高手:或许走得慢,但从不后退!
文章图片

▲阿蒙森团队
第三 , 阿蒙森的计划非常周详 , 连午餐也作了特别的安排 。 他使用了一种新设计的保温瓶 , 在每天启程前早餐时 , 便把热饭菜装在保温瓶里 。 这样午餐可以在任何时间吃 , 既节约燃料 , 又省时间 。
而由于需要扎营生火 , 斯科特团队吃顿午餐要多花1个小时 。 阿蒙森的队员时常坐在雪橇上 , 一边欣赏极地的奇异风光 , 一边嚼着暖瓶里的热饭 , 而且还有休假:星期天哪怕再适于行路 , 阿蒙森也不改变习惯 。
— 2 —
通盘无妙手
“通盘无妙手”是一个下棋的术语 , 原话叫做“善弈者通盘无妙手” , 也就是说很会下棋的人 , 往往一整盘棋你是看不到那种神奇的一招 , 或者力挽狂澜的一手的 。 这有点违反我们的直觉 , 为什么是这样呢?
1、下棋
韩国有一位围棋选手叫李昌镐 , 是围棋界的世界级顶尖高手 , 下围棋的人都知道他 。 李昌镐16岁就夺得了世界冠军 , 被认为是当代仅次于吴清源的棋手 , 巅峰时期横扫中日韩三国棋手 , 号称“石佛” , 是围棋界一等一高手 。
李昌镐下棋最大的特点 , 也是最让对手头疼的手法 , 就是从不追求“妙手” , 而是每手棋 , 只求51%的胜率 , 俗称“半目胜” 。 通常 , 一局棋下来 , 总共也就200~300手 , 即使每手棋只有一半多一点的胜率 , 最多只要一百多手 , 就能稳操胜券 。 也就是说 , 只要每一步比对手好一点点 , 就足够赢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