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堂笔记整理( 三 )


2.这是俏皮话 , 但也并非无稽之谈 。 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 , 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 。 作者做这样的假设 , 意在强调这一研究的现实意义 。
3.这一句话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 , 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 , 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 , 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
4.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 , 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 。 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 , 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 , 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 。 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 , 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
四、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课文中的“板块构造”理论是相联系的 。 “海沟的形成 , 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即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板块之下时 , 一边下垂 , 一边上翘 , 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 。 ”……这些句子都表明了这一现象与“板块构造”理论相关联 。
五、示例:在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 , 大量的爬行动物在陆地上生活 , 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 , 然而 , 这些爬行动物却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 , 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 。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 , 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 。 长期以来 , 有权威观点认为 , 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 。 据研究 , 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 , 引起一场大爆炸 , 把大量的尘埃抛入大气层 , 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 , 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 , 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 小行星撞击理论 , 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 。 1991年 , 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在久远年代形成的陨星撞击坑 , 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 。
end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 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 初三研究中心尊重版权 , 如有侵权问题 , 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处理 。
【初二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堂笔记整理】点击 "阅读原文" 加 中考君微信好友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