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科研 做好报国大文章( 二 )


有孙占学这样一位“队长”的带领 , 团队成员也都“元气满满” 。
他们承担国家级、省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20多项 , 获江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出版《水文地球化学》《江西相山铀矿地质实习教程》等特色教材8部 , 建设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一流课程6门 , 开发了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两项;培养硕士研究生215人、博士研究生29人;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与创新创业项目28项 , 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16项 , 指导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和“挑战杯”等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写好服务国家的“大文章”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 。 孙占学深知 , 要在铀资源勘查与开发领域干成事儿 , 不能凭一己之力 , 必须打造一支队伍、一个集团军 。
经过多年发展 , 团队规模从刚成立时的6人扩充到了如今的22人 , 成为了一支铀矿地质、铀矿采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学科交叉、老中青结合的队伍 。
为完成学校承担的第一个国家核能开发项目 , 团队成员高柏扎根吐鲁番近3年 , 其间由于条件艰苦、医疗不便导致牙根坏死、牙齿脱落 , 但他仍坚持到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郭福生历经10年攻关 , 通过为大地做“CT”、为铀矿测“三维” , 实现了找矿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 成果获2017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一等奖、2018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周义朋扎根边疆15载 , 屡次在荒漠历险却依然坚守 , 主持设计并建成了我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微生物地浸采铀系统;邓居智20多年来专注防灾减灾领域 , 研发了国际领先的三维电阻率“CT”成像技术和装备……
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 , 团队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 , 为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利用三维地质调查技术 , 他们新探明铀矿近万吨、钼矿近4万吨、磷矿近800万吨 , 矿产潜在经济价值达100多亿元;生物浸铀技术在江西、新疆、广东等多地铀矿山应用 , 实现了低品位铀资源绿色高效开采;研发的复杂地质大型地下水封式能源洞库修建关键技术应用于洞库与隧道工程 , 3年创经济效益4亿元;研发的“工程地质灾害精细探测技术”助力江西打赢抗击特大洪涝灾害攻坚战 , 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了防线 。
面向未来 , 团队成员将继续以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高尚品格为指引 , 脚踏实地、开拓创新 , 以奋斗者的姿态书写好新时代东华理工人的优异答卷 。
《中国教育报》2022年03月07日第6版
【潜心科研 做好报国大文章】作者:通讯员 游艺 陶小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