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平台发展展望

近年来 , 视频作为基础及重要的物联视觉感知数据为维护社会治安、智慧城市治理、重要行业场景监管以及泛园区的智能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安防视频监控平台作为视频数据管理的核心系统 , 其作用也得到了各方认可 。 新时期在AI、5G、云计算等多种技术的加持下 , 视频监控平台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 , 本文将主要分析新时期视频监控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 。
一、视频监控的发展演变
中国安防行业作为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产业 , 从1978年公安部126所成立技术预防室并于1979年3月在河北石家庄召开全国刑事技术预防专业会议 , 中国安防行业开始萌芽 , 并进入了有序发展时期 。
中国安防行业在40年的时间历经了起步、成长、快速崛起并进入到目前的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 , 如今行业已形成体量庞大的市场规模 , 整个行业中各种关联技术日新月异、推陈出新也推升安防行业向着更深、更广的领域迈进 。 如视频传感技术经历标清、高清和超高清 , 促成视频由“看得见”向“看得清”发展;视频图像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技术经历DVR、NVR、分布式存储以及云存储 , 实现视频图像数据的“存储 , 可回放”到“视图云 , 海量览”;视频编码技术经历H.261、H.263、MPEG4、MJPEG、SVAC、H.264及H.265 , 由“压缩可传输”到“超压缩宽适配”;视图智能分析技术经历移动侦测、模式识别及深度学习 , 实现视频由“看得清”到“看得懂”;视图网络传输技术经历有线网络(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和移动无线网络(Wifi、3G、4G、5G) , 达到由“局域用”到“无限展”;随着近年视觉增强技术(AR)的出现使得在安防领域内出现了由“看得懂”过渡到“感知准” 。
这些新型技术迭代发展 , 更是迫切需要将海量图片、视频数据 , 与公共安全、政府、园区、企业等多部门业务数据和互联网、物联网等多维度大数据相融合 , 运用新兴技术挖掘数据价值 , 加速安防智能化 , 实现风险提前识别 , 主动布控预防 , 让安防行业从“洞见”进入“预见”时代 , 催生出各类场景化的智能安防场景落地应用 。 可以说 , 每一次的政策与技术的变革都为中国的安防企业带来了进一步开拓市场的商机 。 视频监控平台也是随着每次政策与技术的革新实现技术的融合 , 提升自身能力 , 包括泛接入、高存储、深智能与广应用 。
二、安防监控平台新趋势
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来临 , 企业应用开始从局部自治的单业务种类、部门级应用向企业级应用转变 , 并促进了企业应用集成、企业间动态电子商务等网络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 。 与之相对应的 , 安防监控平台也有了转向大集成化、云化、场景化的明显趋势 。 但是在这种趋势下 , 面临如下的困境:
1、本地系统建设难题
当前本地系统建设主要存在内部组网相对复杂 , 系统难以维护;视频数据激增 , 需灵活扩容适配;系统运维零散 , 无法保障健康运行;定制开发成本周期长;人力资源缺乏等难题 。
2、兼容性难题
兼容性方面存在各类标准不统一、不兼容 , 设备不利旧换新投入成本高;大面积并发难、传输不畅 , 无法解决大量视频传输;前端接入协议标准不统一 , 当下既有共有协议如GB/T 28181、GA/T 1400以及Onvif等公共协议 , 也有各类私有协议如VSIP、eHome、Rest Ful API、SDK等 , 还有其他的流协议如RTSP、RTSP等 , 造成视频监控平台要做多协议适配以实现前端设备的广泛接入等难题 。
3、信息共享难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