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木星环·1996年11月6日·伽利略号拍摄·图源NASA
说起宇宙探索 , 读者朋友的脑海里浮现的 , 一定有航天飞机、火箭、人造卫星这些符号 , 还有一些长得漂漂亮亮的行星 , 像是戴着宽宽的草帽 。
这个大草帽的原型 , 就是咱们太阳系的土星 。 围着它的这个冰雪行星环 , 使它成为太阳系的颜值担当 。
但你知道吗?其实 , 四颗大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是有行星环的 , 只是另外三位没有土星的这么酷炫罢啦 。 今天 , 我们就来聊聊天王星和木星的行星环吧 。
怎么就想起来要说它们了呢?因为日子:1977年3月10日 , 人类确知了天王星环的存在;1979年3月4日 , 旅行者1号拍到了木星环 。 所以 , 今天谈谈它们 , 是把四十多年前的两个发现搁到一起 , 办个纪念庆典 。
相信你一定留意到了 , 当提到“天王星环”时 , 我们用的词是“确知”而不是“发现” 。 这是因为 , 早在1789年2月 , 威廉·赫歇耳——对 , 正是发现天王星的那位大神——就在观测笔记里记下了“February 22, 1789: A ring was suspected……a little inclined to the red.”(怀疑有个环……颜色有点红) 。 可是 , 他的观测结果在随后的两个世纪内未能确认 , 成了一条难立的孤证 。 现在 , 虽然我们知道天王星确实有个环系统 , 其中几条确实有点红 , 但当年赫歇耳究竟有没有真的看到它 , 却成了永远的谜 。
文章图片
【除了土星,它们也有星环!】天王星掩SAO 158687·1977年3月10日·Stellarium软件模拟
1977年3月10日 , 两位天文学家和一位数据分析师使用柯伊伯机载天文台 , 飞到12500米的高空去观测天王星掩蔽恒星SAO 158687 。 他们原本只是想研究星光通过天王星大气之后的光谱变化 , 这样就可以分析天王星的大气成分 。
咦?意外发生了!在天王星遮蔽恒星之前和之后 , 这颗恒星都短暂地消失了五次 , 如下图数据所示 。 三位观测者由此判断 , 天王星有个环系统 , 至少五条 。 恒星的每次消失 , 都表示它正从一条行星环身后经过 。 根据观测数据 , 人们还推算出了五条环的半径在44000~51000km之间 。
文章图片
天王星掩SAO 158687时的恒星亮度变化·《自然》杂志1977年5月26日 , 267期
你可能不信:细细的行星环怎么可能挡得住恒星嘛!这里要说一下 , 我们伸出一根手指 , 就可以遮住整个太阳 。 遥远的恒星(SAO 158687距离我们约5800光年)即使在天文望远镜里 , 也只是一个亮点 , 并不会像天文模拟软件呈现的那样 , 被放大成一个火球 。
相比天王星环的传奇故事 , 木星环的发现就直截了当 , 枯燥无味:它是旅行者1号飞掠木星时直接拍到的 。 不过 , 鉴于之前还无人看到过木星环 , 事先也得有所准备 , 知道该往哪儿瞧、怎么拍 , 对不对?旅行者1号就是有备而来 , 它把镜头对着木星赤道上方的黑暗虚空 , 曝光了672秒 , 最终发现了木星环 。
文章图片
旅行者1号拍到的木星环·1979年3月4日·图源NASA
在上面这幅照片里 , 中间的倾斜光带就是木星环 。 每条曲曲折折的亮线都是太空背景里的一颗恒星 , 它们不是点状 , 因为672秒的长时间曝光把它们拉成了星迹 。 这些星迹呈波浪状 , 是因为探测器本身有个78秒周期的振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