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一直以来 , 研发管理都是最头疼的事 , 尤其是生物和化学相关的科学研发管理长期困扰着管理人员 。 研发管理不像生产制造 , 可以通过计件、定KPI等方式清晰呈现 , 因而常常给人很神秘的感觉 。 假如管理人员向研发人员了解研究的进展如何 , 得到的回复往往是“还在思考” 。
研发真的那么神秘吗?
研发管理当真那么困难吗?
如何让研发管理化繁为简?
一套成熟的实验室研发管理系统
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些难题
文章图片
国际研发管理系统的架构图 , 按研发、分析、生产三阶段 , 分别对应电子实验记录本ELN、LIMS、电子批记录EBR
研发管理系统(R&D management system, RDMS) , 也被称之为研发电子化管理系统、研发信息管理系统 , 就是通过完备的软件体系对研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呈现 。 其设计初衷在于让整个研发过程透明化 , 主要包括 执行方面的实验设计、数据记录、数据库建立 与 管理方面的物品采购、库存管理、项目管理 等模块 。
而在其中 , 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实验记录 , 实验记录的专业性、便利性直接决定了研发质量与速度 。 因此 , 想要上线研发管理系统 , 首先要实现实验记录的电子化 。电子化的实验记录 , 也就是接下来要详细分析的电子实验记录本(Electronic lab notebook, ELN) 。
文章图片
图2. ELN界面展示(以鹰谷电子实验记录本为例)
01 纸质记录问题多 于管理人员而言:
想要了解实验人员的实验进展 , 需双方先约好时间 , 若是时间难以安排到一块 , 就不得不延后处理;
管理CRO实验时 , 由于外包的FTE不在身边 , 只能靠一周一次的项目进展报告 , 了解CRO的实验进展;
需要审批的实验 , 只能通过邮件传来传去 , 还不能和实验记录关联 , 严重降低了实验管理效率;
由于纸质记录要求标准化管理 , 不得不加强QAQC团队人员 , 去及时检查纸质记录 , 既影响了实验进程 , 在无形中增加了大量的时间、人力成本......
于研发人员而言:
总觉得有人做过某个实验 , 却想不起来问谁;
总觉得自己做过那个实验 , 但不知道写在哪个本子里;
不小心打翻了瓶子 , 使得实验记录“劣迹斑斑”;
纸质记录不完整 , 导致实验难以重现 , 只得从头摸索 , 费时费力;
在堆积如山的本子里找数据写专利 , 而deadline近在眼前......
据Vines等研究 , 使用纸质实验记录本时 , 由于人员流动、潮湿污染、发霉虫蛀等影响 , 每年平均数据流失率高达17% 。 试想 , 假如实验数据防火耐摔 , 假如实验数据可随时调用 , 假如前人的经验可作为后人的基石 , 那么研发的速度极有可能成倍增长、事倍功半 。
02 电子记录效率高 ELN的使用可显著提高科研人员、同行评审员和研发主管的工作效率 。 根据2011年Atrium Research的报告显示 , 使用电子实验记录本 , 促进了信息的查找和重复使用以及更有效的协作 。 相较于纸质记录流程 , 至少可提升20%的研发效率 。 这就意味着假如有100人的研发团队 , 便可空出20人的研发力量 , 用于投入更多的研发项目或更深入的研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