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两年的漫长等待之后 , 一年一度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在再度回归线下 ,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如期开幕 , 这也为我们观察全球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舞台 。 老冀发现 , 很多国产手机厂商如荣耀、OPPO、中兴、realme等 , 均在MWC上发布了与手机相关的产品和技术 。
文章图片
目前 , 国产手机厂商还是将发力点聚焦到中低端产品 , 但在2月28日发布的荣耀新品却有不同 , 将主攻方向放在了售价6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 。 荣耀在MWC上发布的荣耀Magic4系列 , 起售价899欧元 。 这是非常难攻克的市场——从全球范围来看 , 苹果一直都占据了高端市场超过50%以上的市场份额 。
文章图片
进军高端市场 , 为什么荣耀有此底气?荣耀CEO赵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荣耀Magic V以及荣耀Magic 4系列可以看到 , 我们的目标是去解决终端消费者的痛点 , 通过挑战创新极限成为痛点终结者 , 这也是我们科技理想主义的体现 。 ”
从众多调研机构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 , 高端市场手机用户最大的痛点集中在影像、隐私、性能、屏幕这四大方面 。 下面 , 老冀就具体谈谈国产手机厂商都是如何解决这些痛点的 。
一、影像 影像是消费者感知最强的领域之一 , 强大的计算能力又是手机领先于专业相机的一大优势 。 如今 , 所有手机厂商都在不遗余力地探索借助手机的计算能力 , 将影像能力推向新的高度 。
由此 , 2019年9月发布iPhone 11系列的时候 , 苹果提出了“计算摄影”的概念 , 悉心打造了引以为傲的DeepFusion算法 , 采用单摄像头的多帧融合 , 采集连续多帧的画面 , 再通过AI算法模型的识别增加细节与亮度 , 最后合成高清晰度、高动态范围、低噪点的照片 。
而在去年9月发布的iPhone 13系列上面 , 苹果又将计算摄影应用到视频上面 , 推出了“电影效果模式” , 利用AI算法 , 通过 A15 芯片和感光元器件的配合 , 能够拍出与电影类似的自动、平滑的焦点切换效果 。
vivo则另辟蹊径 , 在去年9月发布的vivo X70系列上搭载了自主研发的首款专业影像芯片——vivo V1 , 利用创新算法辅助并强化了主芯片的夜景影像效果 , 让极其复杂的多个计算成像算法 , 在低功耗下并发实时处理变为可能 。
在计算摄影领域 , 荣耀也有自己的突出优势 , 那就是“融合计算” 。 例如 , 刚刚发布的荣耀Magic4系列搭载了业界最顶端、最强悍的多主摄融合计算影像系统 , 并配合先进的软件调优能力 , 充分发挥每颗摄像头的独特能力 , 将不同摄像头的优势能力充分组合 , 对画质、色彩、清晰度等进行弥补与提升 , 协同运作提升照片质量 。 通过两种融合算法 , 包括基于自身AI-RAW的单摄多帧融合算法 , 和通过两颗摄像头融合补充相同画幅下不同细节的多镜头融合算法 , 做到了强大的全镜头参与、全焦段融合的融合计算摄影能力 。
文章图片
可以预见的是 , 手机影像将会沿着计算摄影这条大道一路向前;未来 , 谁能够将芯片、光学器件与算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 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影像需求(不仅能够拍出好照片 , 还要拍出大片的感觉) , 谁就有可能在这场关键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
二、隐私
【全球手机市场内卷,国产品牌集体发力,谁能挑战苹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