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文件 , 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 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 至此 ,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 , “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 “东数西算”将如何开启算力网络新篇章?通信世界聚焦这一话题 , 广邀业界专家发表观点看法 , 我们一起透视“东数西算” 。
随着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启动建设 , 以及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的重点规划 , “东数西算”工程引发了产业界的高度关注 , 随之而来的是对“东数西算”概念的热炒 。
在业界纷纷表态要做大做强“东数西算”产业之际 , 有必要强调:“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启动 , 只是我国数字化发展进程“万里长征”中的一大步 , 还有许多工作需要产业界齐心协力 , 踏踏实实地去干 。 特别是“东数西算”要取得大发展、好成绩 , 需活用市场因素 , 通过市场引导 , 让“东数西算”真正产生效应 , 从而带动产业以及社会高速发展 。
国家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 有着3个显著的战略目的:一是利用区域地利 , 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算力生产中的占比;二是充分考虑东西部算力需求分布差异 , 突破发达地区算力瓶颈 , 获得政策性支持;三是吸引依赖高算力的数字化产业向西部迁移 。
近些年来 ,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 , 我国许多地区都在大力开展数据中心建设 , 特别是在西部一些地区兴建了许多数据中心 , 当地政府希望在数字经济时代赶上东部地区 。 诚然 , 西部建数据中心 , 有着天然的优势——条件适宜、运营成本较低 , 但也有明显的短板 , 就是基础薄弱、需求不高 , 结果就是这些数据中心满负荷“跑起来”的不多 , 好多资源闲置 。 相反 , 东部地区对数据中心需求旺盛 , 而且发展模式成熟 , 但东部建设数据中心成本居高 , 在一线城市建设新的数据中心很难获得批准 。
利用西部地区算力资源承接东部地区算力外溢的需求 , 成为“东数西算”工程启动的直接原因 。 “东数西算”可以实现东部和西部有效对接、算力和资源高效调度、供给和需求动态均衡的良性发展 , 激发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发展活力 。 所以 , 对于“东数西算”工程启动 , 业界给予了高度评价——系统化合理布局数据中心资源 , 实现全国数据中心的一体化发展 。
有了政策的全面加持 , “东数西算”驶上了“快车道” 。 但“东数西算”要想实现既定目标 , 必须发挥市场作用 , 有效调节市场需求 , 实现东西部的完美对接 。 这其中 , “西算”要更积极主动 。 一方面 , 筑基强本 , 解决好基础薄弱的问题 , 打造强劲的网络能力和算力能力;另一方面 , 要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 , 把“东数”引进来 , 不仅要有能力留下对时延要求低的冷数据存储 , 还要有能力把一些对算力、存储都有很高依赖的IT产业引进来 。 如果以此为基础 , 形成了新的技术研发实力 , 从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发展 , 那将是非常完美的结果 。
从这一角度来看 , 如何匹配东西部算力市场需求 , 如何依靠市场 , 将算力“卖”出去 , 是“西算”能否引来““东数”的关键 。 这不仅需要在 生产成本、算力定价、算力销售渠道等方面下功夫 , 还需要 产业政策、营商环境、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统筹发展 。
End
作者:刘启诚
责编/版式:范范
审核:申晴
监制:刘启诚
↑点击查看通信世界“东数西算”专题报道↑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