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发布会力的妥协与藏锋,新面孔在浮现?( 二 )


只要整体完整 , 你想打破苹果于全球电子产业链中的利润结构 , 是相当困难的事 。
安卓阵营的玩家 , 崇尚的更多是局部的速度与效率 。 当然近年来 , 也都走向了差异化 。 有的强调纵深 , 有的延续类苹果模式 , 有的甚至进一步走向制造 。
但也不要忽视苹果更大的蓝图 。 凌晨的发布会里 , 有藏锋 , 有野心 。
我反而转向局部的所谓芯片了 。 很多人都注意到 , 系列新品都搭载了苹果自身的处理器 。
增加了个苍岭绿的iphone13不必说 。 5G版iPhone SE内置A15 , iPad Air装载M1,Mac Studio直接高大上的M1 MAX、M1 Ultra , Studio Display则是A13仿生芯片 。
苹果发布会力的妥协与藏锋,新面孔在浮现?
文章图片

你可能觉得不过如此 。 毕竟基于ARM的苹果A系列早已自用多时 。
但要意识到 , WWDC 2020上 , 它正式强调过 , 2020 年底开始 , 将在平板、笔记本、台式机等品类逐步从英特尔处理器过渡到自家M系列 。 M1轰动一时 。
此前 , MacBook Air、MacBook Pro、Mac mini和iMac阵容均已配备 。 而今Mac Studio涉入 , 且有系列升级 , 则标志着苹果全系列正加速抛别英特尔 。
表面看 , 这种动向很自然 。 正如库克凌晨说的 , 苹果注重软硬件、服务一体的体验 。 芯片战略有利于强化终端多样性背景下的一致性体验 。 这将直接撬动服务的长尾 。
还有 , 眼前的供应链波动周期 , 苹果强化独立的布局 , 更是有利于稳定供应链 。 它可以更为独立自主地决定新品上市周期 。 英特尔最近几年实在不给力 。 如果不是疫情给了它成熟工艺的产能机会 , 掩盖了一些业绩 , 承平周期可能会非常难堪 。
昨日英特尔股价倒未因此大跌 。 帕特.基辛格此前强调 , 将努力将苹果重新拉入自家处理器合作体系中 。 不过 , 这种表达充满机巧:你是有能力让苹果回头采用你的处理器 , 还是其他?恐怕是想接苹果处理器的代工订单吧?但这背后 , 你得先突破台积电、三星们的代工铁幕 。 尤其前者可是ARM阵营前沿工艺的制造重镇 。
但我真正想表达的 , 还是在最后 。

那就是 , 苹果的芯片战略乃至整个未来商业模式 , 恐怕也不止于今日硬件、软件、服务于一体的模式了 。 下一个周期 , 它可能走向兼容2B的端到端的全栈服务 。
因为 , 苹果的芯片不是孤立的AP 。 而是全系列涉入 。 从基带、射频以及各种SOC化的组件、AI系列等 。 M1本就不是孤立的AP 。 前不久 , 苹果自行研发的5G基带、配套射频IC已完成设计 , 开始试产、送样,预计今年会与核心电信运营商进行场域测试,不排除2023年的iPhone15全面采用.
这还不够 。 你觉得 , 未来 , 它会不会进一步涉入基础设施层面?
我个人认为 , 这是概率极大的事 。
因为 , 5G、数字化、智能化时代 , 2C端的手机、平板、笔记本、台式机、多元电子等应用场景虽会进一步走向丰富 , 所谓智能物联网 。 但真正左右产业链演进的架构 , 不止在于端 , 还有云、网、边(边缘计算) , 更在于2B的服务 。
如果苹果只深耕2C品类及服务 , 它当然还是王者 。 但未来的数字化体验 , 可不是今天所谓硬件、软件、服务一体生成的体验了 。 仅仅局限于这个自足的结构 , 远远不够 。 因为 , 很多体验将受制于“云网”、“端边”的协同与融合 。
若没有哪怕其中一面的能力 , 只在端的部分布局5G , 很难有真正的效应 。
每一轮变迁 , 产业链的利润结构都会随着幕后基础设施的架构形成而变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