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是否拥有意识?从意识的定义说起

AI 是否拥有意识?从意识的定义说起
文章图片

鲜少探索人类意识的科学家们 , 开始讨论起「AI 意识」 。
作者 | Antonio
编辑 | 陈彩娴
毫无疑问 , 人类有自己的意识 。 在某种意义上 , 这种「意识」甚至可以被视为人类智能的内涵之一 。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深入发展 , 「AI 能否拥有意识」也渐渐成为科学家们心中的一个疑问 , 「意识」也被视为衡量 AI 是否智能的标准之一 。
例如 , 2月中旬 , OpenAI 的首席科学家 IIya Sutskever 就曾在推特上发起对 AI 意识的讨论 。 当时 , 他说:

如今的大型神经网络可能已初具意识 。
他的观点立即引起了一众 AI 大咖的讨论 。 针对 IIya Sutskever 的见解 , 图灵奖得主、Meta AI 首席科学家 Yann LeCun 首先就抛出了反对意见 , 给出一个直截了当的观点:「Nope.」(不 。 )Judea Pearl 也力挺 Lecun , 表示现有的深度神经网络还无法「深度理解」某些领域 。
AI 是否拥有意识?从意识的定义说起
文章图片

唇枪舌战几回合后 , Judea Pearl 称:
……事实上我们都没有一个关于「意识」的正式定义 。 我们唯一能做的也许就是向历代研究意识的哲学家请教...
这是一个关于源头的问题 。 如果需要讨论「AI 意识」 , 那么:什么是「意识」?拥有「意识」意味着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 , 光有计算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
事实上 , 关于「意识」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轴心时代」 。 自那时起 , 「意识」作为人的认识论的本质就已成为后代哲学家们无法回避的议题 。 关于 AI 意识的讨论兴起后 , 曾任 OpenAI 研究科学家的学者 Amanda Askell 也就该话题作了一番有趣的见解 。
AI 是否拥有意识?从意识的定义说起
文章图片

图注:Amanda Askell , 她的研究方向是 AI 与哲学的交叉
在她的最新博文《My mostly boring views about AI consciousness》中 , Askell 探讨了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意识」(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 而非「自觉意识」(access consciousness) 。
现象意识强调主体的体验过程 , 侧重感觉、经验 ,被动注意;而自觉意识则强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 它强调主体在主观上的 主动留意 。 比如 , 你在轻松的音乐下写作业 , 你可以 感受到背景中的音乐(现象意识) , 但不会留意它的具体内容;作业对你而言是主观 留意的(自觉意识) , 你真切地知道你到底在做什么 。
这有点像计算机视觉和认知科学中常用到的两种不同的注意力机制 。 现象意识对应「bottom-up」 , 而自觉意识对应「top-down」 。
AI 是否拥有意识?从意识的定义说起
文章图片

图注:一眼就可以注意到书本的大字部分是「现象意识」;意识到其中的细节则属于「自觉意识」 。
Askell 认同更高级的智能和自觉意识更相关 , 这也可以将人类和其它动物有效地区分开来 , 但她「更感兴趣的是老虎与岩石的区别 , 而不是人与老虎的区别」 , 而现象意识足以完成这样的区分 。
而且她认为 , 如果出现了「现象意识」 , 就意味着一些道德和伦理问题也将随之出现 。 这也是她认为研究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因所在 。
1
当下的AI系统是否有意识?
Askell 提出一个有趣的观察:
当下的 AI 系统比椅子更有可能具有现象意识 , 但远不如老鼠有意识 , 甚至还没有昆虫、鱼或双壳类动物有更多意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