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在引才、留才、用才等方面创新工作机制
锚定长三角 人才建高地
本报采访人员 何 聪 姚雪青
“‘南通一号’发射升空!”3月5日下午 , 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传来的画面 , 令许多人的目光投向南通——这座长三角北翼城市 。 一同进入大众视野的 , 还有这批6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的研发制造商——银河航天 。 该公司新一代卫星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于2020年9月落户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 仅用1年多就具备了批量研制生产能力 。
优质企业为何选择在南通“落户”发展?企业茁壮成长的背后 , 离不开当地人才政策的支持 。 近年来 , 南通市在引才、留才、用才等方面出台多项举措 , 创新工作机制 , 为人才发展提供持久而有效的帮助 。
组建服务团队 , 精准引进人才
银河航天项目落户后 , 公司创始人徐鸣经过评审入选“江海英才”创业领军人才计划 , 总工程师金历群入选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湖计划” , 开发区专门组建了服务团队 , 帮助企业走出去招引各类人才、跨地域组建人才梯队……
“位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卫星智慧工厂正在加快建设 , 投产后将实现年产百颗卫星的批量化智能制造能力 。 ”谈及未来发展规划 , 徐鸣说:“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 , 企业与位于上海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进行技术攻关与协同合作 , 长三角范围内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得以有序流动与高效整合 , 牵引了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应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南通不断集聚 , 有望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生态 。 ”
“近年来 , 南通聚焦产才融合 ,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建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 , 涌现出一大批由高层次人才领办创办 , 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为特征的科创型企业 , 累计吸引6位院士来到南通自主创办企业 , 284人入选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 229人成为‘江苏省科技企业家’培育对象 。 ”南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封春晴介绍 , 根据统计 , 南通当地70%的科研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来自长三角 , 这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 也是持续发展的优势所在 。
位于东布洲科学城长三角高等药物研究院的百极弘烨(南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最近再传好消息:企业成立3年就完成了1.1亿元A轮融资 , 研发的抗血液肿瘤创新药有2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2个产品推进至临床试验审批阶段 , 还开发出7个临床前品种 , 未来将有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 长三角高等药物研究院是由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南通市海门区共建的研发平台 , 总投资20亿元 。 自2020年3月启动建设以来 , 该研发平台已吸引了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等重点高校院所及长三角知名药企的300余名研发人员入驻 。
提供优惠政策 , 支持人才发展
“承接上海人才与科创资源的溢出效应 , 是南通人才工作的重要一环 。 ”封春晴介绍 , 近年来 , 围绕全面、精准对接人才和创新资源 , 南通及所辖各县(市、区)建立了30家驻沪招才引智工作站 , 编织起覆盖在沪高校院所、投资机构、人力中介、知名孵化器加速器4个层面的引才网络 , 先后举办发展环境和人才政策专场推介活动113场 , 推动上海350多个人才创新团队与南通重点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
同时 , 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 , 南通在上海金桥设立了双创人才基地等“1+3”离岸创新和技术集聚转移平台 , 在这些平台工作的各类人才可享受与南通本地一样的人才优惠扶持政策 , 真正实现“孵化在上海 , 转化在南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