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宏汉霖全面向Biopharma升级 营收支柱药物是否还存市场空间?

【复宏汉霖全面向Biopharma升级 营收支柱药物是否还存市场空间?】复宏汉霖全面向Biopharma升级 营收支柱药物是否还存市场空间?
文章图片

经济观察网 采访人员 黄一帆 3月18日 , 复宏汉霖(02696.HK)在其官方微信平台上宣布了其自主开发的重组人源抗PD-L1与抗TIGIT双特异性抗体注射液HLX301的最新进展 。
根据披露 , 其HLX301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在中国开展1期临床研究 , 拟用于晚期肿瘤的治疗 。 目前 , 全球范围内尚无同类靶向PD-1/L1和TIGIT的双特异性抗体获批上市 。 此前 , HLX301在澳大利亚完成I期临床研究的首例受试者给药 。
在此前一日下午 , 在复宏汉霖的业绩交流会上 , 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张文杰称 , “2022年是复宏汉霖从Biotech(研发为主的生物科技公司)向Biopharma(研产销一体药企)持续升级进化的一年 。 ”
3月16日 , 复宏汉霖公布了其2021年度业绩 。 从公告看来 , 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6.83亿元 , 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86.3% , 主要来自多款产品陆续商业化带来的销售收入及授权许可收入等;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亏损约9.84亿元 , 同比缩窄0.96% 。
值得注意的是 , 分析复宏汉霖2021年的16.83亿元营收结构可以发现 , 其中超一半收入是由2020年上市的曲妥珠单抗提供的 。 据披露 , 汉曲优(曲妥珠单抗 , 欧洲商品名:Zercepac)于中国和欧洲销售规模稳健增长 , 实现收入约9.60亿元 , 包含国内销售收入约8.680亿元 , 较2020年涨幅692.7% 。
在业绩会上 , 张文杰表示 , 公司自主商业化汉曲优 , 到现在为止依然是国内唯一获批的国产曲妥珠单抗 , 2021年汉曲优也对公司整体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
年报发布后的后两个交易日 , 复宏汉霖分别上涨19.31%和3.63% , 截至3月18日收盘 , 公司股价为19.98港元/股 。 “从业绩披露后的股价来看 , 市场对于公司去年的表现还是较为认可的 。 ”一位上海主做二级市场的私募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从Biotech到Biopharma
张文杰在会上表示 , 去年复宏汉霖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商业化方面 。 2020年8月 , 复宏汉霖自主开发和生产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商品名汉曲优)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 。 因此 , 2021年是汉曲优上市后首个完整销售年度 。
张文杰表示:“去年 , 我们汉曲优国内销售业绩近9个亿 , 到9月份实现单月销售过亿以后 , 后面展现相对比较稳定的一个上升趋势 。”
值得注意的是 , 汉曲优是复宏汉霖自主商业化的首款产品 。 公司从零组建商业化团队 , 全力布局并持续渗透中国境内市场 。 目前复宏汉霖正在筹备即将获批上市的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的商业化工作 , 该产品也将由复宏汉霖自主商业化团队负责 , 公司计划于2022年第一季度组建完成约200人的销售团队 , 产品上市后将迅速落实差异化布局并全面渗透中国市场 。
据了解 , 斯鲁利单抗首个适应症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MSI-H)实体瘤的上市注册申请于2020年4月被纳入优先审批审批程序 , 获批在即 , 另一适应症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的NDA也已获受理 。
研发方面 , 张文杰表示 , 整体策略是向创新转型 , 包括打造在内部打造创新体系 , 加强研发组织能力 。 “去年的工作里面包括很多的方面 , 比如工作模式、决策机制、过程管理以及优胜劣汰的优先级选择上 。 ”
“去年12月份斯鲁利单抗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全球III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 , 数据让人非常振奋” 。 此外 , 公司两款潜在first-in-class双抗HLX301(PD-L1×TIGIT双抗)和HLX35(4-1BB×EGFR双抗)也进入了I期临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