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
图片来自:@janice
那种真实、自在、不设防的快乐在传染 , 尽管照片不是自我展示的完美 , 但卸下社交网络的面具后 , 似乎更让人感觉美好 。
更早的 Dispo , 后来的 Locket Widget , 以及今年初推出的 BeReal , 同样都在反滤镜、反修图 。
Dispo 拍下是什么样 , 呈现就是什么样 , 拍完照要 24 小时才能出片 , 第二天才能看到 , 就像一夜回到胶卷时代 , 等待积累越久越有惊喜 。
文章图片
Locket Widget 同样不能加滤镜和修图 , 但不同的是 , 拍完一张照 , 你的朋友甚至不用打开 app , 即刻就能在手机桌面上看到 , 这点和 Hoome 有异曲同工之妙 。
它的创始人 Matt Moss 最开始就是把这 app 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异地的女朋友 , 希望能加强彼此的联系 。
文章图片
彼此社交生活呈现时间的拉长和拉近 , 既让人们找到回归传统的真实 , 也找到了聚焦当下的真实 。
BeReal 还让这份真实加剧扩张 , 当你拍照时会同时启动前后摄像头 , 让你的原生态脸盘和无涂抹生活同步呈现 。
文章图片
当人们不再去刻意塑造生活本身 , 也就不再去想「丑不丑」这件事 。
一个又一个同类 app 兴起 , 一群又一群年轻人涌去——「丑」在快速传染中 。
主流审美也难逃反主流
在这些新 app 打着「反 instagram」的旗号兴起时 , instagram 上也开始 「反 instagram」 。
几年前当你刷 instagram , 上面可能都是各类明星、艺术家、潮人们声色各异的穿搭自拍 , 搭配着鲜艳的幕墙、精心设计的场景 , 以及琳琅满目的特效 。
现在 , 一个随意的快餐、一些散乱的垃圾袋、一张张脏兮兮镜子前的自拍 。
文章图片
▲
图片来自:vice/Daisy Jones
很多人还会特意拉大焦距让照片看起来模糊不清 , 或者用年代久远的老相机拍低保真照片 。
网红营销机构 Estate Five 的联合创始人Lynsey Eaton表示:
以前的网红只发布在完美光线条件下拍摄的照片 , 或者是一些具有共性的食物 。 但这一套法则已经过时了 , 对年轻一代根本不适用 。
26 岁的电子游戏测试员 J Whitehead 接受 Vice 采访时 , 也提到她会经常找一些奇怪的东西在网上发布 , 这对她来说比找一个完美的「调色板」更有趣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她会拍摄街上的垃圾、烟灰缸里的死鸟、丢弃的薯片等等. 图片来自:J Whitehead@binothy
完美和精心的策划让人感觉虚假 , 接受和关注世界的丑陋更真实 。
对比年轻群体越来越活跃的 TikTok , instagram 就像逐渐走向中年 , 被千篇一律的精致画风和 Facebook 一样的烦人广告充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