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丑」越快乐,这就是年轻人新的社交大法( 三 )


而年轻人喜欢 TikTok 的原因也在于 , 这里的内容没有太多高级的编辑技巧 , 鲜明的个性和真实的自我更突出 。
越「丑」越快乐,这就是年轻人新的社交大法
文章图片

挪威去年还立法要求内容创造者加滤镜和修图必须说明 , 以应对社交媒体造成的诱导和压力 。
国内就连生活看起来最小资情调的小红书 , 也在景点滤镜风波后 , 开始整顿过度美化和虚假描述的内容 。
只是 , 这些大大小小的平台上展示的「丑」 , 未必是真的丑 。
创意机构 The Digital Fairy 的艺术总监 Jane Macfarlane 说道 , Instagram 上很多用户发布「反美学」的内容其实是在说 , 「即使是最接地气的奇怪画面、没有加任何滤镜的情况下 , 我的生活仍然看起来很酷很有趣」 。
那些看似混乱的内容 , 实则让他们凸显了自己的特别 , 避免被别人模仿和同化 。
越「丑」越快乐,这就是年轻人新的社交大法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J Whitehead@binothy
爱范儿采访 Hoome 时 , 起帆也对爱范儿表示 , 国内的年轻人其实还是虚假地反容貌焦虑、反人性伪装、反社交压力 。
大家发表的言论和内容都是社交货币 , 内心再强大的人 , 大概也不会把自己的丑照发到国内任何一个主流社交媒体上 , 更多年轻人还是选择沉默 , 但这种沉默其实也就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 不过他们自己也还没意识到 。
而且 , 在更多中国二三线城市和下沉市场 , 千篇一律复刻的 ins 风才开始流行 , 「滤镜式审美+表演式社交」依然是主流 。
越「丑」越快乐,这就是年轻人新的社交大法
文章图片


有颜色的墙就是打卡圣地
主流现在依然是主流 , 只是年轻人们也会厌倦被社交网络操纵 , 需要片刻的喘息 , 需要那些满足新需求的社交平台出现 。
它们有的折戟沉沙 , 在资本狂热和年轻人新鲜感褪去后 , 开始退出市场;有的没有功能和营销上的持续创新 , 成了昙花一现;还有一些在持续发展 , 虽然都在反滤镜反修图 , 但仍没有完全去掉社交的包袱 , 就像 Dispo 可能让你为了第二天那张完美的照片而精心化妆和摆拍 , Poparazzi 依然留下了浏览数和表情数 , 社交压力只是换了种形式存在……
越「丑」越快乐,这就是年轻人新的社交大法
文章图片

没有什么完全的「丑」 , 就像没有什么是完全真实的 。
但未来 , 我们依然会越来越靠近它 。
「丑」会是未来社交的常态
下一代社交会是怎样的?
可能大部分人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元宇宙社交」 。
毕竟最近太多元宇宙热词营销给大众洗了一次全方位的脑 , 前阵子大火的啫喱 app 也让人感受了一把模拟「元宇宙」的形象社交 。
越「丑」越快乐,这就是年轻人新的社交大法
文章图片


啫喱 app
看起来 , 未来社交似乎会越来越虚拟 , 直至完全虚幻 , 而人们都争相虚构出更完美的自己 。
不过事物之间总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制衡 。
比如现在滤镜、修图、模板化内容过度席卷社交媒体 , 我们就会渴望原始的「丑」的内容 , 当虚拟的未来社交愈加火热 , 人们对真实的渴望也会更加强烈 。
越「丑」越快乐,这就是年轻人新的社交大法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