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出土一国宝:汉人之所以得救并非靠冉闵,而是靠此物( 三 )

上个世纪 , 甘肃省高台县红崖子乡红崖村四社曾出土了一件木质文物——彩绘木坞堡 。 这件文物非常珍贵 , 是少有的汉魏时期的木质坞堡模型 , 而其他坞堡模型皆为陶制品 。 因此 , 甘肃省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组于2002年鉴定其为国家一级文物 , 如今仍藏在高台县博物馆 。

事实上 , 从东汉开始 , 这种坞堡便在河西走廊乃至于中国北方地区广泛存在 。 到了五胡十六国 , 天下大乱、羯胡横行之时 , 这种坞堡更遍布于整个华北 。

坞堡源起于东汉 , 当时豪族地主经济蓬勃发展 , 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 强宗大族聚族而居 , 营建了大量半封闭式的田庄 。 庄园的劳动者是“宗族”、“宾客”、“佃客” , 主要是宗族中少地或无地而沦为佃客的族人 , 也有外族破产前来寻求保护的依附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