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陈根
不论是为了安全感 , 还是基于其他的原因 , 开灯睡觉都是许多人睡眠的习惯 。 但这样的习惯 , 却未必对健康有益——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 , 开灯睡觉 , 不仅对人体无益 , 反而会损害我们的健康 。
不论是家里喜欢开的台灯、小夜灯、挂灯、壁灯、LED灯等;室外的路灯、汽车灯等;还是睡前观看电子产品 , 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发出的光 , 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
只不过 , 在白天 , 这些光会激活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 , 使心率加快 。 交感神经系统可以让心脏进入高速运转状态 , 以提高警惕性 , 应对白天的挑战 。 然而 , 在夜晚 , 即便是中等强度的光线 , 也会损害心脏和内分泌健康 。
近日 , 一项发表于《PNAS》的文章表明 , 睡眠期间的光照会影响到我们的心脏和血糖 , 这项研究测试了参与者一个晚上在100勒克斯(中等亮度)和3勒克斯(昏暗亮度)光照下睡眠的效果 , 结果发现 , 光照会导致身体进入更高的警戒状态 。 在这种状态下 , 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加、含氧血液流速加快 。
研究人员推断 , 光照通过引发交感神经的兴奋(也就是身体亢奋状态)来刺激心脏的活动 。 许多人往往会觉得 , 只要睡着了 , 眼睛关闭状态下 , 身体就感受不到光了 。 但实际上 , 即使眼睛闭上了 , 依然有一群特殊的感光细胞 , 在监测透过眼睑的环境光的变化 。 这群感光细胞对微弱的光线特别敏感 。
而这群特殊的感光细胞 , 则存在于大脑的松果体 , 使得人体能从闭着的眼睛接受来自外界的光线信息 。
此外 , 研究人员还发现夜间在明亮房间内睡觉 , 第二天早上人体会出现胰岛素抵抗 。 胰岛素抵抗是指肌肉、脂肪和肝脏中的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佳 , 无法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产生能量 。 为了弥补上述不足 , 胰腺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人的血糖会上升 。
【陈根:夜灯入睡,习惯可以改了】当然 , 如果一些人真的需要夜光来入睡 , 那么也应该选择相对健康和安全的夜光 , 对于如何判断睡觉时房间是否过亮 , 研究人员指出 , 如果夜间能在房间内很好地视物 , 证明房间可能太亮了 。
而关于如何减少夜间睡眠时的光线 , 研究人员则给出如下建议:
第一 , 关灯 。 如果确实需要开灯 , 比如 , 为了安全 , 老年人夜间需要开灯 , 就开一盏离地板近的昏暗的灯 。
第二 , 注意灯光颜色 。 琥珀色或红/橙色的灯光对大脑的刺激性较小 。 不要使用白光或蓝光等 , 这类灯光应远离熟睡的人 。
第三 , 室外光线如果无法控制 , 遮光罩或眼罩是很好的选择 。 或者移动床铺 , 避免户外光线照到脸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