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2号”卫星发射背后的金融支持——专访平安银行李跃:运用“物联网+卫星+金融”模式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加速传统产业升级( 三 )
“平安1号”与“平安2号”两颗物联网卫星相继上天 , 配合协作 , 为平安银行的客户提供更有效和更可视化的资产监控与控制服务 。 经过授权 , 客户无论身处何地 , 即便是深山、海洋、沙漠等偏远地区 , 也可以无惧通信和地域的限制 , 将最全面的经营数据及时传送给银行 , 真正做到“客户在哪 , 数据在哪 , 服务就能跟到哪儿” 。 在数据安全的基础上 , 发挥数据的商业价值 , 打造产业金融生态圈 。 巩固星云开放联盟产品好、收益高、强赋能的三大优势 , 向软件服务商、互联网平台、数据服务商、渠道服务商及PEVC等五类客群开放卫星技术与金融科技 , 借助卫星技术帮助合作客群收集处理经营数据 , 促进数据在开放联盟内的流转效率;协助联盟成员完成“数据变现” 。
大幅压降传统卫星应用成本
NBD:两颗卫星在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成效?
李跃:一方面 , 将传统卫星应用的成本大幅压降 , 单个物联网卫星地面通信终端设备成本降至千元以内 , 为较低成本场景大规模普惠应用提供了基础 。 另一方面 , 通过物联网通信卫星 , 金融机构可接入地面物联网设备 , 从仅获取数据的后端走向物联网中台 , 实现了实时、大规模的服务B端客群的能力 。
借助“平安1号”卫星物联网 , 企业可对重要资产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位置追踪 , 摆脱地面网络盲区的限制 。 特别是海外工程机械、海上钻井平台、石油电力管线和远洋邮轮等在偏远地区及海外的重要资产 。 目前 , 对此类资产的实时有效管控仅依赖地面网络还无法完全实现 , 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 卫星物联网不受地面网络盲区影响 , 且摆脱了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干扰 。
此外 , 通过具有强大信息支持能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 , 可解决应急通信问题 。 信息时代下 , 短暂的网络中断可能酿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 。 通过卫星互联网提供的高速备份链路 , 将关键业务上星备份 , 形成稳定的网络环境 。
NBD:平安银行自2019年布局“星云物联网平台” , 目前该平台运作情况如何?
李跃:星云物联网已在智慧制造、智慧农业、智慧车联、智慧能源、智慧基建及智慧物流等六大实体经济领域落地新型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 帮助企业评估数字资产价值 , 并通过线上化、自动化服务降低成本、反哺企业 , 从而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经营难、经营贵问题 。
截至目前 , 平安银行星云物联网平台终端设备接入数量超1100万台 , 落地20多个新型业务场景 , 覆盖10个细分行业 , 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发生额达3000亿元 。
NBD:在航天领域 , 平安银行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李跃: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 , 平安银行将继续运用“物联网+卫星+金融”模式创新金融服务 , 加速传统产业升级:完善星座体系 , 提升服务能力 。 继续与合作伙伴一起发射卫星 , 完善和夯实卫星星座体系、星云物联网平台 , 确保更大范围的覆盖度;推广卫星终端 , 普及卫星通信 。 在自主研发卫星通信终端的基础上 , 实现量产 , 降低卫星地面终端成本 , 降低数据获取成本 , 提升卫星通信技术的可得性;降低服务成本 , 普惠小微企业 。 探索将物联网应用做成消费级、通用型、能够大规模推广的成熟商业模式 , 进而降低整体服务客户的成本 , 真正落实减费让利;推广卫星服务 , 探索应用场景 。 持续推动物联网卫星服务体系的推广和应用 , 探索物联网解决方案在银行业务中更多的应用场景 , 最终促进实体经济 , 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