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查发现电磁兼容不合格问题突出
消费者用电磁灶 , 不发生意外事故 , 是最基本的安全底线 。 也就是说不能因为结构或者外壳的设计不合理导致触电 , 哪怕是在出现故障或者操作失误 , 也都不能出现触电、起火、过热这些危险 , 但有些产品根本达不到这些要求 。 除了这些安全问题 , 这次抽查发现最突出的是电磁兼容这个项目 , 它的不合格率高达多少呢?
因为无明火、无烟尘、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 , 电磁灶很快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 成为众多家庭必备厨卫电器之一 。 目前我国生产电磁灶的企业有近200家 , 年产量1500万台左右 。 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和江苏 。
采访人员梳理这次电磁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问题项目时注意到 , 检测过程中 , 包括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非正常工作等16个安全项目 , 整体不合格发现率较低 , 最高的是非正常工作 , 74批次样品里9批次不合格 , 不合格发现率12% 。 相较于安全项目 , 电磁兼容问题格外突出 。
检测人员介绍 , 电磁兼容是一个统称 , 包含多个测试项目 , 其中任意一项不合格 , 在产品使用时都有可能对周边其他用电设备造成信号干扰 。 像许多消费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洗衣机中断、电视机短路等 , 可能就是正在使用的某种电器的电磁兼容不合格引起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这次国抽电磁兼容检测了连续骚扰电压和辐射骚扰两项指标 。 结果显示 , 共有38批次样品在这两项指标上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 。
产品不合格率暴露行业内存在一些深层问题
检测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产品未按要求加入电磁兼容防护电路或电磁干扰抑制器件 , 是造成电磁兼容项目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 。
全部40批次不合格样品 , 38批次电磁兼容不合格 , 市场监管部门认为 , 这一结果不仅直接拉高了这次电磁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不合格率 , 同时也暴露了行业内存在的一些深层问题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抽查处处长 苗雨晨:电磁灶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 部分企业依靠低价产品冲击市场 , 盲目降低成本 , 甚至出现了偷工减料问题 , 产品缺乏应有的电磁兼容防护电路或电磁干扰抑制器件 。
应有的配件缺失 , 造成电磁灶产品不合格率居高不下 。 随着调查的深入采访人员发现 , 一些企业在电磁灶核心部件线圈盘上偷工减料 。 是导致这一产品质量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
在调查中专业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电磁灶的核心部件——线圈盘的粗细 , 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电磁灶的能源效率 。 近年来受线圈盘原材料金属铜的市场波动影响 , 线圈盘的价格随之上涨 。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 , 追求利润 , 在生产过程中 , 未按产品设计匹配要求进行生产 , 甚至连线圈盘铜丝的粗细都得不到基本保证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质检中心家电室副主任 梁锦昌: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两个电磁灶产品 , 这是一个合格的产品 , 这是一个不合格的产品 , 我们通过对比发现 , 合格的这个产品 , 它的线圈盘上的铜线更粗 , 这样的话 , 相同的电量 , 这个产品产生的热量更多 。
线圈盘铜丝的粗细 , 直接影响着电磁灶的热效率 。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采访人员了解到 , 影响电磁灶热效率的因素还有很多 , 除了硬件设施 , 专业设计这一软实力也尤为重要 。
专业人士介绍 , 一些企业设计能力不足 , 导致电磁线圈盘尺寸规格与电控参数等不匹配 , 能量转化率低 , 热效率自然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