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15时40分 , 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 , 这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三次进行太空授课 。 冰墩墩也来到了现场!
文章图片
3月23日 , “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 , 神十三航天员翟志刚(中)、王亚平(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分别向学生们问好 。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同样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 , 在约45分钟的授课中 , 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 , 生动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 , 讲解了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 展示了部分空间科学设施 , 介绍了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 。 授课期间 , 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文章图片
3月23日 , 贵州黔东南 , 小学生在教室里观看“天宫课堂”电视直播 。
文章图片
3月23日 , 地面主课堂中国科技馆内的学生在听讲 。
文章图片
3月23日 , 在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苗家小镇小学 , 孩子们通过电脑收看“天宫课堂”第二课 。
这次太空授课活动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 , 在西藏拉萨、新疆乌鲁木齐设2个地面分课堂 。 全国各地的学生们同步收看、学习、感受了宇宙的无穷魅力 。
天空“冰雪”实验
首先 , 王亚平老师使用过饱和乙酸钠溶液 , 挤出一颗水球制作成一颗“冰球” 。 这个长得像冰球的水球 , 其实是热球 。 地面上受重力影响 , 液体从杯子底部开始往上结晶 。 而在太空失重环境下 , 液体的四面八方都会结晶 。
文章图片
乙酸钠溶液水球瞬间“结冰”
文章图片
3月23日 ,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科技展览室内 , 同学们正与做实验 。 由于地面上受重力影响 , 液体从杯子底部开始往上结晶 。
文章图片
3月23日 ,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科技展览室内 , 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做实验 。
液桥演示实验
液体张力实验在之前的太空课堂中已用多种方法展示 , 此次王亚平老师利用两个塑料板将两个水球连接 , 形成了一座“水桥” 。 由于太空在微重力环境下 , 液体的张力足以维持住两个物体之间的水 , 使其看起来像一座桥 。
文章图片
水球互相靠近形成了一座“水桥”
水油分离实验
在地球上 , 由于水、油密度不同 , 油通常会浮于水面 , 而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 , 水和油在静止状态下是均匀地混合在一起的 。 叶光富老师利用离心力原理 , 将绳子拴住瓶子进行旋转 , 水和油便分离开了 。
文章图片
王亚平老师展示水油分离后的瓶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