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采访人员 张建林 实习生 张晓悦)3月23日下午 , “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 。 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再次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 在天地互动环节 , 航天员们也耐心解答了网友和学生的10个提问 。
文章图片
3月23日下午 , 湖北武汉 , 江汉区西马路小学五年级师生在教室集中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 。 图/IC photo
问题1
空间站里流眼泪是怎样的 , 会不会像果冻一样拉得很长?
有网友向神舟十三号乘组提问:空间站里流眼泪是怎样的 , 会不会像果冻一样拉得很长?在“天宫课堂”的交流环节 , 王亚平回应道 , 在空间站飞行过程中 , 他们经历过许多激动、热泪盈眶的时刻 , 这时 , 眼泪无法像在地面一样流下 , 而是会在眼眶里打转 , 或者停留在眼角 。
问题2
没重力了皮肤是不是会变好?如何护肤?
一位网友对太空中航天员的皮肤状态和护肤方式非常感兴趣 , 询问失重状态下皮肤是否会变好?王亚平回答 , 由于空间站中没有太阳光照射 , 温度和湿度都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 同时在微重力环境下 , 人的血液会向上分布 , 皮肤也会向上拉伸 。 她说 , “在空间站里 , 感觉我的皮肤状态还是很不错的 。 ”王亚平介绍 , 在护肤方面 , 科研人员为航天员准备了保湿、润肤产品 , 可以满足航天员的护肤需求 。 王亚平特别提示 , 在空间站里 , 护肤水不能像在地面时那样倒出来 , 而是用特定装置挤压出来 。
问题3
什么材料可以在无容器实验柜里做实验?
北京地面主课堂的一位女生表示 , 听了无容器实验柜的介绍 , 她非常想了解哪些材料可以在无容器实验柜里进行实验 。 叶光富回答 , 无容器避免了容器壁对材料表面的接触和污染 , 在太空环境下的无容器实验还能消除由于地面重力引起的溶体变形和密度分层 , 可以制备出更好的材料 。 他举例说 , 比如可以帮助制造新一代的燃气轮机叶片 , 另外科学家还计划用模拟合成的陨石物质 , 来研究太阳系早期的热环境 。 叶光富说:“一个小小的无容器腔体 , 能够研究宇宙的奥秘 , 是不是也出乎了你的意料?”
文章图片
3月23日 , 江苏泰州 , 海陵区九龙实验学校学生正在收看“天宫课堂”第二课 。 图/IC photo
问题4
空间站的作息制度是如何设置的?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航天员的作息如何安排”问题 , 翟志刚表示 , 在空间站 , 航天员每90分钟就要经历一次日出日落 。 在空间站中 , 既有北京时间 , 也有世界时间 , 还有相对飞行时间、绝对飞行时间等 。 根据任务不同 , 所采用的时间标准也不一样 。 在有人驻留的情况下 , 一般采用北京时间安排航天员的作息制度 。
问题5
在空间站看到的月亮和地球上一样吗?
西藏地面分课堂的一位女生告诉航天员 , 她平时就非常喜欢观测月象 。 她向航天员提出了多个问题 , 比如 , 在空间站看到的月亮和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有什么不同?月亮会有阴晴圆缺吗?翟志刚回答 , 地球距月球38万公里 , 空间站距月球也是38万公里 , 在空间站上看月球和地面上看月球没有太大的区别 。 但是 , 由于没有地球上的大气及云的干扰和影响 , 在空间站上看月亮会更加明亮、更加透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