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找到的黑匣子如何破解?谁来破解?另一只黑匣子多久可能被寻获?专家解读( 三 )


如何进行译码?郭庆解释称 , 通常情况下 , 黑匣子会有两个记录仪 , 其中一个记录仪叫舱音 , 即用以录制机舱内的声音 。 这种录制多数是传统的磁带方式 , 一旦找到磁带 , 那么就有诸多办法进行破译 。
据介绍 , 第一种情况是磁带没有损坏 , 那么现有技术就可以顺利提取到录制的声音内容 。 第二种情况是磁带损坏 , 但磁条没有遭到严重破坏 , 目前也仍有办法解读 。 最坏的情况是磁条也有损坏 , 只要不是完全损坏 , 那么至少可以把未损坏的部分解读出来 。
黑匣子有可能完全无法被破解吗?
专家:被完全破坏的可能性不高
在上述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 , 民航局通报 , 第一部黑匣子已于昨晚由专人送达在北京的译码实验室 , 数据下载和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中 , 目前不能排除存储单元损坏的可能性 。
但郭庆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 通常情况下 , 按照当前黑匣子的设计 , 被完全破坏的可能性并不高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也查阅发现 , 根据相关法规的要求 , 黑匣子需要能承受超过自身重力3400倍的冲击和超过1000℃温度的影响 。
“强烈的撞击可能会损坏黑匣子外部的结构 , 有时黑匣子可能会变成几块 , 但是负责存储数据的部分 , 它能承受强烈的冲击和高温 。 ”《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此前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指出 。
而郭庆也同样认为 , 本次坠机对黑匣子造成的撞击伤害程度 , 具体情况还不清楚 , 所以具体受损的严重程度也还无法下定论 。 郭庆举例称 , 在此前印尼发生的一次空难中 , 飞机坠毁前最后下降速率高达159米/秒 , 与本次MU5735航班空难的最后下降速率接近 , 且均为俯冲坠毁 。 尽管印尼空难的黑匣子同样受损严重 , 但依然恢复了部分数据 , 并调查出了事故原因 。
“我们的黑匣子存储单元外观相对比较完整 , 所以我认为大概率能够有恢复数据的可能 。 ”郭庆说 , 即便破损特别严重 , 那么经过专业的数据恢复 , 哪怕只能读取到一部分数据 , 对事故调查依然有很大帮助 。
那么 , 破译到底还需要多长时间?郭庆表示 ,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还不好判断 。 “历史上黑匣子读取数据也有读几个月的 , 甚至读上大几个月 , 这主要取决于破损程度 。 ”郭庆说 , 要根据黑匣子的受损程度 , 才能决定破译、解读的时间 。 如果完整程度比较高 , 解读时间会比较快;如果完整程度比较低 , 解读的时间可能会很长 。 历史上有一些空难解读花费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
中国民航局工作人员此前曾公开回应:“(对于)黑匣子的破译 , 快的话可能几天 , 慢的话可能需要半年 。 希望大家相信我们 , 相信我们国家 , 我们一定会尽快破解信息 。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杨雨奇 吴阳 实习生 马晓玉 北京报道
编辑 谭王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