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观网财经/贺喜格
美国在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中 , 一直把中国当作首要的比较和防范对象 , 并进行了深刻观察 。 美国“防务一号(Defense One)”网站曾经发布《人工智能报告》称 ,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势头很猛 , 但其缺点亦十分明显:硬件和算法开发、人才流失和技术标准较低;创新人工智能框架方面发展薄弱 。 ”
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建设初期需搭建底层技术框架 , 主要指深度学习框架 , 被称为“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 。 几乎所有的深度学习开发者 , 都要使用深度学习框架 , 是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兵家必争之地” 。 但应用最广的两个深度学习框架 , 均出自美国科技巨头之手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Frost & Sullivan)发布的《2021年中国AI开发平台市场报告》(研究周期是2020年) , 由Google开发的TensorFlow依托工业界的部署优势 , 市场关注度持续第一;META(Facebook)开发的PyTorch凭借其易用性 , 其应用数量在各大顶级学术会议论文中占比超过50% 。
2016年 , 百度的PaddlePaddle打响了国产深度学习框架开源的第一枪 。 2019年4月 , 在首届WAVE SUMMIT深度学习开发者峰会上 , 百度首次公布了PaddlePaddle 的中文名——飞桨 , 开始强调自己更适合中国开发者 , 以及更加专注于深度学习模型的产业实践 。 与此同时 , 飞桨PaddlePaddle的发展开始提速 。
IDC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深度学习框架平台市场份额报告显示 , 百度在中国深度学习平台市场中的综合份额持续增长 , 超越Google和META(Facebook) , 跃居第一 。 由此 , 百度也加入了Google和META(Facebook)的战局 , 在深度学习领域形成PaddlePaddle、PyTorch和TensorFlow——“PPT”三强鼎立的格局 。
你方唱罢我登场 , Google与Facebook两强之争
2015年11月, Google发布了TensorFlow的白皮书并很快将其开源 。 但即使以Google的影响力 , 开源TensorFlow并没有在技术圈之外引起过多反响 。
2016年3月 , AlphaGo与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进行了人机大战 , 并以4比1的总比分获胜 , 成为当年现象级事件 。 与此同时 , 也点燃了大众对人工智能的热情 , 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开始加速 , TensorFlow也随之被外界所关注 。
文章图片
AlphaGo之所以能大放异彩 , 是因为它有一个“最强大脑” , 而这个大脑正建立在TensorFlow之上 。 “TensorFlow对于AlphaGo来说更多的是底层支撑技术 , 我们的作用是让AlphaGo运作更顺畅 。 ”TensorFlow项目领导Rajat Monga如是说 。
早在2011年 , Google Brain(谷歌大脑)内部孵化了一个叫做DistBelief的项目 , 这个项目也被视为TensorFlow的前身 。 它是为深度神经网络而构建的一个机器学习系统 , 当时被广泛应用在Google内部的科研和商业产品中 , 如搜索、YouTube、语音搜索、广告、相册、地图、街景和Google翻译等 。
之后Google决定把DistBelief打造成一个更加快速、稳健、通用的深度学习框架 , 调动了大批工程师投入到对DistBelief的改造 , 其中就包括在人工智能乃至整个计算机科学领域都赫赫有名的Jeff Dean , DistBelief迅速蜕变 , 成为一个工业级的深度学习框架 , 也就是后来的TensorFlow 。
据Google当时的介绍 , TensorFlow在图像分类的任务中 , 在100个GPUs和不到65小时的训练时间下 , 达到了78%的正确率 。 更快速高效的训练速度就是人工智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 而分布式则意味着TensorFlow能够真正大规模进入到产业中 , 从而产生实质影响 。
除Google之外 , eBay、Airbnb、Twitter、Uber也都在使用TensorFlow进行AI模型训练和开发 , 同时 , 国内也有大量公司使用TensorFlow开源框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