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爱民:计算机程序的演进——我的程序人生三十年( 六 )


1. 低代码开发平台
顾名思义 , 低代码开发平台是指只需少量的代码 , 甚至无需编写代码 , 就可以完成应用程序的开发 。 这是在云计算虚拟化成熟以后 , 发生在应用层软件开发的一种新模式 。 在产业数字化场景中存在大量动态的数据可视化需求 , 这就催生出了各种页面定制工具 , 进一步扩展就形成了低代码开发平台 。 低代码开发平台的优势在于:低门槛准入、生成页面快捷 , 以及页面测试流程短等 。
2. 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首先在工业领域中被提出并发展起来 , 后来被应用于建筑和城市数字化 , 进而被各行各业所采用 。 数字孪生将物理世界与数字空间连接起来进行映射 , 并形成反馈 。 数字孪生涉及到的技术很广泛 , 主要包括物联网技术(用于物理世界数字化以及从数字空间反馈回物理世界)、数据建模(构建数字空间中的孪生体)、3D 可视化(将数字空间中的孪生体呈现出来)、GIS 和 BIM(在数字空间中建立起一致的坐标系)等 。
过去三十年间 , 可视化和用户交互技术 , 从初期要解决最基本的渲染效果、性能以及可用性等问题 , 到逐渐形成系统性的、高生产效率的解决方案和平台工具 , 这使得软件开发工程可以花越来越少的人力在可视化和用户交互方面 , 而更多关注在软件业务本身 。 得益于图形界面交互引擎的不断发展 , 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 ,未来越来越多的可视化和用户交互工作将由机器来完成 , 最终做到零代码开发 。
在我近几年的实践中 , 我们团队充分利用了可视化和用户交互技术的进步 , 在指令集物联网操作系统中内置了孪生模型和低代码开发平台 。 这样做的一个直接好处是 , 对于每个用户场景 , 只要设备接入进来 , 它就自然成为了孪生模型的一部分 , 参与到业务模型中 , 并且能够在可视化界面中显现出来 。 这种做法可以极大地提高物联场景的数字化效率 。
潘爱民:计算机程序的演进——我的程序人生三十年
文章图片

对程序技术进步的预测
前面回顾了过去三十年重要的程序技术进步 , 最后我们也展望一下未来 。 我按照接下来十年可能发生的事情来描述:

  • 操作系统的发展路线将进入一个新的轨道——行业操作系统 。
行业操作系统的本质是抓住行业的共性部分 , 形成一个软件系统 , 可复制到该行业中具有显著共性的硬件计算环境中 。 典型的例子是汽车操作系统和智慧建筑操作系统 。 只有可抽象出硬件计算环境和共性需求的行业场景 , 才能形成行业操作系统 。
潘爱民:计算机程序的演进——我的程序人生三十年
文章图片

图源:CSDN 下载自东方 IC
  • 人工智能将会有重大突破 , 这些突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改变将是深远的 。
这一轮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契机是 , 各个基础研究领域在使用计算能力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 包括生物、医药、材料、天文、地理等领域中的研究人员 , 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可以用算力和算法来做什么 。 AlphaFold 是一个例子 , 该模式可以扩展到其他领域 。
  • 公共的数字孪生空间 。
很多公共设施设备在数字孪生空间中是开放的 , 可以被公开网络通过一个 URI 访问到 , 它们构成了一个公共的数字孪生空间 。 在十年以后设备接入非常方便 , 若本地网络的防火墙对一个设备不加限制的话 , 则该设备接入以后就成为公共数字孪生空间中的一个节点 。 基于这一公共的数字孪生空间 , 也会诞生一些应用和服务 。 与公共的数字孪生空间相对应的是各个组织的私有数字孪生空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