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场首席科学家、澜舟科技创始人、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国际计算语言学会原主席周明的分享主题为《认知智能的创新时代》 。 他介绍了澜舟科技的新一代认知服务引擎计划包括轻量化预训练模型以及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的进展、分享关于它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商业落地的观点 。
当前 , AI 正由感知智能快速向认知智能迈进 。 AI 正在从能说会看 , 走到能思考、回答问题 , 走到决策和推理 。 面向认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产业背景 , 创新工场孵化的澜舟科技提出了孟子新一代认知服务引擎研究计划 , 目标是研究认知智能的核心任务 , 用认知智能技术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 。 澜舟科技研制了孟子轻量化预训练模型 , 以及建立在其上的先进的机器翻译、文本生成和行业搜索引擎 , 并通过开源、SaaS 和订制等方式赋能行业客户 。
周明指出 , 未来十年 , AI 将从感知智能跨越到认知智能 , 造福人类社会 。 今后的发展方向 , 一方面是沿着预训练的延长线 , 解决模型蒸馏、压缩、轻量化模型核心技术 , 减轻数据偏差和隐私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 , 还需要在算法上解决一些重要问题 , 包括神经网络系统和知识系统的融合 , 研究更好的小样本学习机理 , 常识的激活和建立、可解释机制等 。
上海科技大学副教务长、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与执行院长虞晶怡带来了关于数字人的精彩内容分享 。 近几年 , 数字人成为了最火热的技术概念之一 。 虞晶怡介绍说 , 这一领域目前呈现几种趋势 。 首先传统的三维重建经典算法正逐步被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所取代 。 同时 , 好的重建已经被好的渲染所替代 。 原本做好的重建必须要有好的三维几何 。 而现在 , 基于神经网络渲染生成的图片已经足以达到类似乃至更好的视觉效果 。 最重要的是 , 整个领域正在从显式表达往隐式表达发展 。 原来的三维重建讲的是点云、贴图、BRDF 光照 , 现在讲的是 NeRF、NeuS、NPG 。 未来 , 用类似神经网络的隐式表达替换掉传统的显式表达有望成为 3D 视觉和其在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方向的研究重点 。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南栖仙策创始人俞扬分享了主题为《将强化学习超人的决策能力带进现实》的相关内容 。 当前 , 强化学习技术已经在围棋、游戏等任务上取得超越人类的通用决策能力 , 我们十分期待强化学习也在现实应用中落地 , 让我们具有强大的决策能力 。 实现这一目标的阻碍之一 , 是现有强化学习技术缺乏人类一般的想象力 , 只能从大量试错中寻找最优决策 , 游戏恰好为大量的试错提供了可能 。 在演讲中 , 俞扬教授介绍了自己在使强化学习具备想象力这一方向的工作 , 以及在现实业务中对强化学习的应用 。
随后 , 数坤科技研发副总裁危夷晨带来了《AI 在医疗影像的应用和探索》的主题演讲 。 这些年 , AI 在医疗影像的应用逐渐成熟落地 , 行业正在快速变化 。 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 , AI 产品的门槛较高 , 研发过程也较为复杂 。 在演讲中 , 危夷晨介绍了该行业产品研发的特点、现状和未来 。
图神经网络和几何深度学习是深度学习的新兴方向 , 在蛋白质预测、新药设计、数学定理证明和发现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 是可信人工智能的重要模型 。 在论坛的最后 ,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和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王宇光介绍了几何深度学习和图神经网络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
首席智行官大会上 , 大家谈论了什么?
如今 , 机器之心旗下的 Auto Byte 已成立一年有余 , 作为一家聚焦智慧出行的信息平台 , 此次也举办了并行论坛——「首席智行官大会」 。 在本次大会上 , Auto Byte 邀约到了多位来自主机厂、自动驾驶公司、芯片企业的领袖级人物 , 共设置五场主题分享与两场圆桌论坛 , 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