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学习机”浪潮来了( 三 )


在2月24日的财报电话会上 , 网易有道CEO周枫表示 , 2022年将是智能硬件方面的一个拐点年 , 有道会进行更多尝试 , 投入更多的资源 , 为长期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 同时他还透露 , 今年有道将发布新一代有道词典笔和听力宝 , 并推出全新硬件产品有道智能学习灯 , 以此进一步丰富有道智能硬件矩阵 , 满足更多元化学习需求 。
市场如何开拓?
从初代以文曲星、小天才学习机为代表的教育硬件 , 到二代基于安卓系统植有各种教育教学APP的平板 , 再到目前第三代随着人工智能发展 , 不断衍生的智能化、交互式产品 , 教育硬件已经历经几轮更替迭代 。
在上述行业人士看来 , 教育硬件可以划分两种 , 第一种针对B端的产品 , 主要以服务于学校和教育局 , 这种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发展需要做出的教育硬件 , 代表企业 , 如科大讯飞、西沃等;另一种是主打C端的产品 , 目标群体是学生端 , 如大力教育的智能台灯 , 科大讯飞学习机这些第三代教育硬件产品 。
“它实际是基于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 , 加载了大量可以实现交互性的技术 , 可以实现语音评测 , 通过智能推送、智能分析适配家庭学习的场景 , 通过这种方式打通了学校‘学’、家庭‘练’的学习过程 , 现在我们市场上最常见的就是这一类 , 因为它符合国家政策 , 也是‘双减’后教育企业转型的主要方向 。 ”他说 。
教育大厂或转型或加码教育硬件类型产品 , 在他看来是不得不为之的办法 。 转型后 , 教育企业活下去很重要 , 转型往哪走?大家明显是看到家庭自主学习这块出现了空缺 , 这是战略角度 , 紧接着是战术问题 , 先做出一款硬件产品为转型试水 。 “都得活下去 。 ”
以其了解的 , 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教育企业 , 甚至非教育企业也加入到教育硬件领域 。
双减后 , 为防范风险 , 不少教育企业将投入切分成若干板块 , 最大化将投资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 一部分投入职业教育;一部分放在素质领域 。 同样应用在教育硬件领域 , 为赢得更多机会 , 大厂内部也在将产品线细分 , 分割若干业务组 , 进行内部“赛马” 。
上述行业人士表示 , 并不是所有公司都采用赛马机制 , 大部分教育公司只有一个部门在探索转型方向 , 只有原来的教育巨头 , 本身就有很多产品线 , 又不方便直接砍掉 , 几个产品线都同时在想如何转型 , 尝试推出不同产品看市场反应 。 “哪个成功就扶植哪个 , 不成功就砍掉 , 最大程度提升效率和成功率 。 ”
但受限于教育硬件环节多 , 产品成熟度较低 , C端市场对价格敏感 , 缺乏头部企业 , 导致多数厂商仍停留在低科技含量阶段 。
上述人士认为 , 做硬件实际上是需要门槛的 。 一家企业做教育硬件实际需要看两方面:产品层面和市场渠道 。 在产品层面又由三个因素构成:第一个是你的技术 , 这里指软件技术;第二个是硬件 , 需要适配的载体 , 是学习机还是PAD;第三个是教学资源课程服务 。 可以看到一些技术公司做前两个可以 , 但由于做教育硬件需要很强的课程教学资源 , 教研服务这块一般技术公司很难办到 , 通常还需找第三方合作完成 。
在市场渠道方面 , 也被上述行业人士看作是最难的路径 。 “常常需要面临市场渠道是否能开拓出来的问题 , 如果不能开拓出来 , 找代理商什么还是什么 , 好的产品最终需要卖出去 , 就一定要找到好的市场渠道 , 但现在针对C端的销售特别难 , 不好卖” 。
他表示:双减之后 , 随着B2C路径被封死 , 现在学校、老师已经不敢再给学生推荐产品了 , 只能走纯ToC的路线 。 这就意味着 , 你要不需要投入大量金钱打广告 , 在各个商场、购物平台上展示产品;要不就找代理商 , 但由于C端用户太分散了 , 代理商也很找学生家长直接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