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厂流水线像造车一样造房子
长沙以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引领建筑业转型升级 , 力争3年内产值达2000亿元
文章图片
远大住工经过多年研发 , 推出可移动、可灵活组合、可重复装配的远大魔方 。 资料图片
长沙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陈焕明 实习生 邬振
智能化正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 。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5G、新材料等技术与建筑业的融合 , 智能建造的时代也正在到来 。
长沙市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产业座谈会日前召开 。 目前长沙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产业初具规模 。 以装配式建筑产业为例 , 2021年全市采用装配式技术建造的新开工建筑面积为1190.6万平方米 , 占新开工总建筑面积35.2% , 实现产值破千亿、面积超千万的“双过千”目标 , 走在全国前列 。
长沙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 长沙将推动远大住工、三一筑工、中机国际、中建五局等企业成为“智能生产”“设备智造”“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施工”环节的龙头企业 , 引领并带动众多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组建一批由具备EMPC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组成的“航空母舰”队伍 , 组织一批智能建造协同发展的“联合舰队”走出长沙、走出湖南 , 形成产业集群式发展 , 力争3年内全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 , 5年内达到3000亿元 。
科技创新:建造“新势力”加速崛起
15天 , 若采用传统建造方式 , 只够一栋高层建筑建到4层;但15天内 , 远大魔方在海拔1314米以上的“亚洲第一桌上”——湘西八面山交付46栋产品、70个模块 , 成为远大魔方自成立以来大批量交付用时最短的项目 。
远大住工从1996年在长沙启程建筑工业化探索 , 历经26年发展 , 拥有了8代装配式建筑的产品体系、全国领先的信息系统、超过2亿平方米的建筑工业化项目实践累积的经验和覆盖中国的战略性工厂布局 。
2021年 , 远大科技集团旗下远大可建成功研发不锈钢工厂化建筑“活楼” 。 活楼柱梁采用不锈钢型材 , 楼板采用远大独创的“不锈钢芯板” , 整个建筑不用一点混凝土 。 “活楼的结构、墙窗、机电、装修100%工厂制造 , 品质像高级轿车一样精良 。 ”远大活楼公司总经理李舜介绍 , 活楼模块按照集装箱尺寸 , 可低成本运至世界各地 , 现场安装后 , 模块宽度达到4.8米 , 满足传统建筑尺寸需求 , 安装工程极为简单、便捷 , 一天至少安装3层 。
“工厂化建筑是未来建筑产业的发展方向 。 未来建筑应该是像造汽车一样 , 在工厂流水线上制造 , 使建筑质量更有保障 。 ”李舜说 , 工厂化建筑已成为湖南的一张名片 。 远大可建已建成投产3条不锈钢芯板自动化流水生产线 , 芯板年产能240万平方米 , 目前已签订30万平方米活楼项目订单 。
转型升级:建筑业迈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新势力”蓬勃发展 , 传统建筑企业也在加快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
作为在长建筑央企之一 , 中建五局连续多年位列“中建三甲”“湖南三强” , 蝉联湖南省百强企业第二名 。 “我们2019年成立建筑工业化事业部 , 致力于成为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专业、全产业链服务商 。 ”中建五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冬介绍 , 未来新型建筑工业化一定是全专业、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 同时也是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
“中建希好斯”“中建奇配”“光伏幕墙”……目前中建五局已形成包含住宅办公、钢结构、装配式机电等多个专业板块的建造优势 。 “计划5至10年 , 将新型建筑工业化业务发展成五局的百亿营收板块 。 ”刘冬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