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随着5G网络铺开 , VR设备出货量明显提升 , 但相较于PS4等传统主机仍望尘莫及 , 在内容开发上 , 支持VR设备的游戏也非主流 。 究竟是硬件支撑内容 , 还是内容反哺硬件?“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争论不休 。 而业内观点认为 , 跳出游戏领域 , 人们的生活需求或能给VR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
VR内容难成主流
从2016年初的火爆 , 到2017年左右的“寒潮” , 再到近半年来随着投资事件的增多 , VR再次回到人们视野 。 然而相比于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 , VR设备还远未走入普通人的生活 , 优质内容的缺失一直阻碍着VR设备的普及 。
实际上 , 随着5G网络的铺开 , VR在硬件方面已经有了明显提升 , 这也反映在了市场销量上 , 根据Superdata数据 , 2019年VR硬件出货量达到570万台 , 其中PC VR头显出货量为90万台 , 主机端VR头显出货量120万台 。 VR一体机在2019年的出货量同比增长翻倍 , 占全年VR硬件出货量的49% 。 时间到了2021年 , 全球VR头显出货量为1110万台 , 较2020年增长了66% , 其中OculusQuest 2年度销量为880万台 。
然而相比游戏主机 , VR的销量仍然望尘莫及 。 2020年9月 , 索尼公司就公布了其PS4销量达到1.138 亿台 , 根据VGChartz平台数据 , 新发售的PS5销量也超过1000万台 。 截至2021年底 , 任天堂Switch累计销量破1亿台 。
在内容开发领域 , VR也显然不是主流 , 搜索游戏平台Steam不难看到 , 销量名列前茅的游戏如《赛博朋克2077》《FIFA》《巫师3》乃至国内开发的《永劫无间》均不支持VR 。
事实上 , 用户对VR游戏大作也不是没有期待 , 以VR游戏《半衰期:爱莉克斯》为例 , 推出后其预购人数达到30万 , 历史同时在线人数峰值超4万人 , steam平台VR活跃用户占比从2020年3月的1.16%增长到4月的1.91% 。
此外 , 2021年曾有消息称《赛博朋克2077》将在今年1月出VR版本 , 引得众多游戏玩家关注 , 但开发者Luke Ross表示 , 即便该款游戏发布也将是VR Mod版 , 即将原版游戏注入VR框架 。
设备与内容的艰难平衡
令人困惑的是 , 如今看似资金、技术和市场期待均已具备 , VR内容的规模化生产仍遥遥无期 , 虚拟现实何时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这在业内人士看来并不乐观 。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表示 , VR游戏短期内存在技术成熟度的问题 , 虽然市场上呼声很高 , 但是依据技术成熟度曲线 , VR目前处于过高期望的峰值期 , 之后会因为研发和创新瓶颈进入泡沫化低谷期 , 并表示“各厂商打着VR概念也无非是在收割过高期望的红利” 。
业内观点看来 , 用技术去追市场期望多少显得徒劳 , 比如当3Dof设备逐渐普及时 , 6Dof又开始进入人们视野 , 相比前者 , 6Dof眼镜能检测到用户前后左右的位移 , 能更加贴近现实中的运动 。
用户对于虚拟世界的真实度永远存在着更高期望 , 而每一次革新 , 都是对应用技术的一次挑战 。 例如3Dof头显设备需要根据用户眼睛转动实时渲染画面 , 要求图像刷新率达到90Hz , 而6Dof更高的分辨率也需要更优质的处理器 , 压力将传导至芯片领域 。
值得注意的是 , 如果游戏创意上的突破就能令市场“买单” , 那就更无必要在技术上攻坚 。 例如《鬼谷八荒》这样的小成本游戏“黑马”层出不穷 , 并不依靠尖端的技术 , 仅靠独特的画风和世界观设定 , 就能俘获不少玩家 。
至于像《原神》这样的作品 , 更是将成功押注在了手机上 , 《原神》在全球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的总收入已达到 20 亿美元 , 在2021年全球手机游戏营收排行榜中位列第三 。 面对此种情形 , 人们不禁要问 , 还在成长中的VR市场 , 对内容开发者有足够的诱惑力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