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 , 目前国内虚拟人产业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 , 江苏涉足虚拟人产业的企业很少 , 也没有头部企业 。 “除了技术 , 虚拟人的核心是应用场景 , 你光建模是没用的 , 就像我在办公室里面给你看了一堆模型 , 这没有意义 , 你得有能力把虚拟人用到场景当中去 。 ”王磊说 。
业内人士指出 , 目前 , 虚拟人行业还处于赛道早期阶段 , 主要出现在抖音、快手、B站等网络平台 , 应用场景并没有那么丰富 。 随着更多公司和机构的入局 , 以及仿真技术的提高 , 未来虚拟人将不仅仅局限于前面提到的虚拟人主播、虚拟人物偶像、虚拟人代言等等 , 还有可能涉及搜索引擎、旅游、传媒、金融等各大领域 , 未来它的想象空间将会无限大 。
“内卷”的虚拟人
虚拟人也会“内卷” 。
2月26日 , 初代虚拟主播“绊爱” , 在自己的线上演唱会“Hello World 2022”结束后 , 正式宣布进入无限期休眠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因超写实虚拟人制作成本超高 , 行业正陷入“脸的内卷” 。 “你现在想要一个虚拟人 , 我临时可以给你生成两万张 , 如果不喜欢 , 重新生成都没有问题 。 然而 , 要打造一个完美的虚拟偶像 , 现实状态下的制作成本非常高 。 ”王磊说 。
例如 , “柳夜熙”团队称 , 推出“柳夜熙”之前的半年多时间 , 研发成本、人员成本、技术成本等投入“远超百万” , “柳夜熙”的第一条短视频成本约几十万元 。
一组公开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8月18日 , B站相对有关注度的3472个虚拟主播中 , 1827人当月营收0元 , 也就是说 , 超过半数没有一分钱入账 。 动捕设备和3D建模都需要成本 , 效果越好的设备和模型成本越高 , 这导致不少虚拟主播入不敷出 。
“掌握技术的 , 应用能力相对是弱项;而应用能力强大的 , 又可能缺乏技术研发和支撑的实力 。 ”张毅认为 , 技术和应用二者之间 , 需要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点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能够兼顾成本和效率 , 才是虚拟时代最好的愿景 。 未来的虚拟人可以像平时手机端使用的软件一样轻松 , 不需要如何操作也不会出错 , 这肯定需要背后强大的技术支撑才能完成 。 而提高用户体验才是技术的核心 。 同时 , 技术是受到各种各样的场景反馈 , 将用户需求反馈回来 , 很好地对产品进行提升和迭代 。
在AI等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大环境下 , 虚拟人产业高速发展 。 也许将来所有人能出现的地方 , 虚拟人都会出现 , 只不过今天的你需要隔着屏幕看 , 未来如果戴上VR眼镜 , 所有东西就都在眼前了 。 据次世文化透露 , 该公司计划推出一个名为“VBS拟人”的新产品 , 此产品将在今年二季度正式推出 , 使命是打造一个“用户数字身份生成系统及可通用开放生态” 。 借由该系统 , 普通用户将能自主创造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 。
在未来 , 虚拟人的数量很可能会超过地球上的自然人 。 相关报告显示 , 到2030年 , 我国虚拟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人民币 , 迎来广阔的应用空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