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太平 。 原文是“古欲明明德于天下;先治国;如果你想统治你的国家 , 从你的家庭开始;如果你想让家人在一起 , 先修复身体;要想修身体 , 先修心;心正而后身修 , 身修而后家齐 , 家齐而后国治 , 国治而后天下太平 。 ”总的思路是:在古代 , 想让美德为世人所知的人 , 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国家;想把国家治理好的人 , 首先要把家摆正;想要理顺家庭 , 首先要培养自己;一个想要修养自己的人 , 首先应该端正自己的思想.然后完善自己的修养;修养完善 , 然后家庭井井有条;家庭重组后 , 国家会安定繁荣;国家稳定繁荣 , 然后世界和平 。
这是儒家传统中知识分子所推崇的信条 。 寿鹿
历史名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本不是写给普通人看的 , 因为当时的普通人是不可能读的 , 也没有晋升到社会管理的公务员体系 。 它是写给官员(贵族)甚至君主的 , 激励生活 , 实现对生活的追求 。 修身就是使自己有足够的才能和美德 , 家庭就是把自己的庄园管理好 , 治国就是协助君主(或君主本人)把国家管理好 , 和世界讲和就是在整个世界上做出成绩(当时世界的概念是长江流域以北的所谓‘中国’) 。 世事变迁 , 封建社会早已化为历史的尘埃 。 然而 , 这句名言激励和引导了许多英雄在中国历史上取得巨大成就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礼记大学》 , 上面写着‘知后必诚 , 诚后必正 , 然后修身养性 , 修身养性后在家 , 然后在家 , 然后在家 。 这句老话的背景是典型的中国封建社会 。 那个时候的社会 , 更不用说今天的社会 , 也就是和秦始皇统一了两千多年的社会 , 是完全不一样的 。 周朝封了800个诸侯 , 每个诸侯就是一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相对独立的行政、财政、司法和军事权力 , 但绝对不是现代主权国家 。 诸侯国分为几个世家大族 , 每个世家大族都是一个家 , 相当于一个庄园;这样的家与现代社会普通人的家相去甚远 。 今天的家庭在当时只能称为一户 , 而今天社会的普通公民在当时只能称为奴隶或奴农 。
第二 , 在商业社会 , “修身养性 , 齐家治国 , 和平天下”
之所以重新评论这句老话 , 是因为今天的商业社会和晚上的封建社会非常相似 。 商业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小政府、大社会 , 这和周朝的情况是一样的 。 在那时
的周天子仅直辖今日之渭河平原 , 更广大的国土被众多的诸侯国所管辖 。 商业社会的大型企业 , 具有不受政府直接控制的行政和财政权力 , 它们构成了商业社会的支柱 , 这和夕日的诸侯国难道不是有很大的相似吗?至于众多的贵族家族 , 就相当于数量更多的中小企业 , 这和夕日的贵族庄园难道不是也有很大相似吗?至于在商业社会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的无产阶级和中产阶级来说 , 不就是夕日的市民、自由农和隶农吗?历史不会重演 , 但是却有惊人的相似 。 因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历史名言 , 对于处于商业社会的我们来说 , 同样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