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平台对泛知识内容的开掘和争抢, 越来越激烈了 。 自从去年以来, 各大内容平台发力知识类视频的趋势日渐明显, B站、百度、快手、知乎都打出了泛知识的大旗 。 一年之后, 这场泛知识内容抢夺赛进入了新阶段, 传播媒介逐渐从短视频深入到了直播 。

文章插图
上个月, 以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汪品先为代表的上百位院士学者集体入驻了B站 。 几乎同一时间, 快手推出知识直播IP“快手新知播”, 宣布将在3个月的时间里, 联动100名知识大咖、百余家专业机构, 以及超过1000名快手知识主播, 不间断带来上万场知识直播 。
6月24日, 科技评论作者潘乱与经纬中国副总裁庄明浩、高的创服合伙人金叶宸进行了“快手新知播”首场直播 。
在这之前, B站也曾尝试过以直播的形式进行科普, 比如进行了“南极科普日”的直播 。 但B站尚未将直播科普常态化, 而快手要做的是将“知识类”内容与“直播”进行常态化的融合 。
在手机百度前首席架构师李天华看来, 泛知识内容市场规模超过千亿, 而“直播+知识”的转化率与效率比短视频更高 。
而在知名科技评论作者潘乱看来, 高价值的内容会成为市场趋势 。 直播也是如此 。 从秀场、到游戏再到电商, 直播一直在演化, 在各个平台都发力泛知识的现在, 有越来越多的kol在尝试转型, “回过头来看, 可能今年就是知识直播浪潮开启的一个年代 。 知识直播或许也将成为直播领域的第四极” 。
01泛知识内容竞争上半场的主题, 是教育用户, 打通心智 。
三年前, 在图文时代主攻知识领域的知乎曾尝试过在首页上线视频专区, 本意是希望将习惯消费图文内容的用户顺滑转移到视频专场, 但当时的用户消费习惯尚未成型, 这次尝试并不成功, 知乎在2019年3月下线了首页视频专区 。
彼时, 抖音、快手DAU都已迈进亿级俱乐部, 用户消费视频内容的习惯正在养成的过程中 。 不过, 在2020年之前, 各大短视频平台用为了抢夺用户时间, 算法更倾向于推荐泛娱乐内容 。 而且这类内容制作产业相对成熟, 内容库庞大, 更容易搬运, 内容创作机构为了追求流量和收益, 也更愿意制作能被抖音和快手算法更多推荐的内容 。
随着纯娱乐需求驱动下的短视频红利逐渐降低, 泛娱乐内容供大于求后, 用户的消费习惯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 一位短视频平台负责人在接受界面采访时表示, “现在是信息知识类内容视频化的关键时期 。 虽然文字的效率比视频要高, 但用户习惯在进化, 越来越多的人是通过看视频的方式了解新闻、获取信息 。 ”
【知识之战,直播为王?】进入2020年以后, B站、知乎、百度等内容平台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对知识领域的投入:去年6月, B站上线“知识区”, 并将其作为一级分区, 把这个内容品类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10月, 知乎增加了独立视频入口, 并对视频内容提供空前的现金奖励;12月, 好看视频宣布拿出10亿补贴要将更多专业型创作者纳入其创作者生态中……
经历了去年的知识视频大爆发后, 今年迎来了“泛知识直播”的风口 。 快手在这一领域率先发力, 一边牵手欧阳自远、沈奕斐、陈铭、敬一丹、杨天真等名人IP, 一边联合得到、喜马拉雅、中国国家地理、36氪等知识领域头部机构, 聚合巨量资源, 显露其长线布局该领域的战略野心 。
其他平台也没有放过布局泛知识直播:B站打出“虚拟主播+知识”的招牌, 同时也加大了对泛知识直播的投入;百度CEO李彦宏则在去年五月份就强调“百度要做泛知识的直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