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万相台通过全域智能投放,将营销变繁为简,提供所有商家0门槛使用;还通过拉新快、上新快、货品加速等30个经营场景,有效承接商家需求 。 双11期间能平均为商家提升20%的经营效率 。
从营销到经营,不同层级的商家如何去转变?
在市场发展的初期,营销的本质是流通,对于流通而言,核心是流通效率和交易成本 。
2009年,天猫还叫淘宝商城,双11还是光棍节,参加品牌仅27家,促销的方式为全场五折包邮 。 尽管促销目的是清库存,但5200万的成绩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网上还能这么卖货 。 当时双11还不是一个营销节点,但通过五折包邮的促销,流通效率被提升,本质上实现了营销一样的效果 。 随后几年,尾款人从下单到拿货的时间被不断缩短,物流提速每一年都刷新着成绩,这背后其实也是交易成本的降低 。
但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主题 。 当市场逐渐饱和,变化为一个成熟的市场,营销的底层逻辑也开始往经营靠拢,纯粹的流通不再奏效,经营的核心从品牌、产品,迁移到“人”,是发现、引导、管理消费者的需求 。 这需要商家首先转变经营思维,接受这种变化 。
商家面对的用户不再是模糊的个体,而是在发现、种草、互动、行动一系列消费行为中活跃着的分子 。
当运用的指标来进行消费者运营,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基本能力,商家开始要求平台提供一个实战性的路径来指导经营 。
今年双11,阿里妈妈对商家进行了细致的分层 。
头部商家参与“数智经营王者引领计划”可以在双11获得稀缺资源,并得到额外千万红包和超过1亿的流量反哺;潜力商家参与“锋芒计划”,有机会瓜分10亿现金红包补贴,参与定制化区域服务、后续的商家私享会;首次投放的新商家,则能获得长达30天的冷启动精准流量扶持,覆盖淘宝搜索、信息流、互动等多个场景 。
从商家层面,能明显感受到,平台对商家,尤其是中小商家,更加普惠 。 阿里妈妈发布双11作战大图可以看出,平台是对不同的商家进行分层运营,覆盖双11参与商家及其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商家重心可以是复购、拉新、曝光,也可以是追求销量,不同行业和品牌发展阶段是不同的,商家在平台上都可以找到对应的运营方式,并通过红包补贴、流量扶持,得到确定性的生意 。
而除了淘宝、天猫等主站以外,闲鱼、优酷、高德、UC等阿里系平台,以及淘外的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背后都有庞大的淘宝客为商家做分销 。 今年,淘宝联盟双11还会加码超10亿佣金补贴 。 预售期的“超3亿补贴”计划,对所有参加淘宝联盟的预售商品开展特别补贴,淘宝客预售期渠道推广最高收益可涨至160% 。 正式期推出“佣金翻倍”计划,7亿佣金加码,参与商家最高可叠加商品价格5%的佣金补贴 。
从经营视角出发
阿里妈妈发布38天经营成长计划
从原本的直通车、钻展、超级推荐,到推出全新的万相台 。 工具的变化,背后往往意味着平台策略的转换 。 选择在双11前推出万相台,是为了给大小商家们传递信息:评判一场经营活动是否成功的标准,不应该继续停留在用最小的资金投入,换取单次的销量增长了 。
降低用户获取的成本、提高用户的终身价值,拿到持续的利润,是最新的目标 。
在商家多平台经营的大环境下,消费者的消费渠道变得多元,流量更为分散,商家只有精细化运营,才能建立起深刻的消费者心智,有新客不断进来,有老客持续贡献收入,这是最佳的一个状态 。 全生命周期和会员价值这两个指标,因而得到重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