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兔68亿元收购百世快递

10月29日 , 百世集团和J&T极兔速递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 百世集团同意其在国内的快递业务以约68亿元人民币(合11亿美元)的价格转让给极兔 。

极兔68亿元收购百世快递

文章插图

据媒体报道 , 本次交易为纯现金交易 , 预计将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 。 百世将会在近期收到一笔6
亿美元的现金 。 交易完成后 , 百世集团的创始人周韶宁将会退出百世快递中国区的董事会 。
百世快递业务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快递服务、货运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全球服务和其他服务 。 本次收购仅针对百世的快递业务 , 收购完成后 , 百世将聚集货运、供应链和全球业务 。
这是一笔双方得益的收购 。 对百世来说 , 长期以来的亏损已让其逐渐脱离主流快递集团 。 财报显示 , 2017年到2020年 , 百世集团分别亏损了12.28亿元、5.08亿元、2.19亿元和20.51亿元 。 刚过去的二季度 , 百事单季度的净亏损就达到了4.66亿元 , 去年同期则只有3090万元 。
具体到单量来看 , 百世依然不占据优势 。 上半年 , 韵达业务量82.61亿票超过圆通74.11亿票 , 占据第一 , 顺丰上半年业务量51.31亿票再次超越申通48.32亿票 , 百世40.57亿票的单量与上述同行存在不小差距 。
因为极兔的入局 , 从年初开始的“快递大战”让各家快递企业都遭受了惨烈的极端化竞争 , 并由此带来了快递成本的急剧上升 。 在收入成本中 , 百世成的快递服务成本最高 , 过去两个季度 , 这一成本占总成本比重都在60%以上 , 这让本就处于竞争劣势的百世雪上加霜 。
从去年底开始 , 百世的战略重点就转向了国际和供应链业务 。 二季度 , 百世供应链通过一系列举措使毛利率提高至9% , 较上季度提升近4个百分点 。 百世国际方面 , 东南亚地区包裹总量达3880万单 , 同比增长140.7% , 其中泰国和越南的包裹量分别同比增长80%、195.5% 。
虽然目前占总收入的比重并不算高 , 但增长势头还算不错 。
截至10月
28日收盘 , 百世集团的市值已从IPO之时的43.3亿美元 , 跌至目前的8.2亿美元 , 接近“脚踝斩” , 能以约11亿美金的价格出售快递业务 , 对百世来说已足够幸运 。
【极兔68亿元收购百世快递】而对极兔来说 , 收购百世快递业务一举 , 能让其在短时间内迅速补足在仓储和履约环节的短板(截至2020年12月底 , 百世快递在全国拥有87个转运中心 , 49000+个末端网点) , 以继续赶超竞争者 。 据36氪了解 , 目前 , 极兔日单量在2000万上下 , 而今年起日订单峰值曾接近3000万 。
自去年3月进入国内市场 , 极兔就以风卷残云般的气势 , 再一次让快递行业陷入低价竞争的苦战 , 依靠与拼多多的强绑定 , 其单量不断攀升 。 根据海通证券9 月份最新报告 ,
极兔的市场份额已达到14% , 仅次于中通、韵达和圆通 , 成为中国第四大电商快递公司 。
今年4月 , 极兔完成了新一轮18亿美金的融资 , 目前估值已经达到78亿美元 , 一年时间 , 极兔在中国的团队扩张到15万人(包括快递员) , 全球团队35万人 , 目前已基本覆盖国内所有的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 , 并已接入出阿里外 , 几乎所有的电商平台 。
不过 , 苏宁收购天天快递的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 , 此次极兔收购百世快递业务的整合能否达到理想结果还需检验 。
与顺丰不同 , 百世采用的是加盟模式 , 即深度外包的模式 。 但与其他加盟模式的快递公司不同 , 百世走的是轻资产道路 , 没有购买土地 , 完全靠租赁土地设置转运中心 。 随着百世转运中心的增多 , 高昂的租金成本使得快递服务成本一直很高 。 此外 , 百世也没有自己的运输团队 , 完全依靠三方车队运输快递 , 这些在未来或许都将成为极兔的负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